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正在被极端气候改变的中国农业

2011年07月18日 10:04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仅仅一个多月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市还在旱灾中煎熬,然而进入6月之后,突如其来的暴雨却连续袭击了这里,刚刚经历罕见旱灾的南方农业又遭受雪上加霜的严重打击。旱涝急转,让所有人猝不及防,复杂的气候变化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严酷的事实和急迫的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必须应对复杂、极端气候风险的新时期。

  湖北省气象局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正洪曾参与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他介绍说,旱涝急转,是多年来农业所面临的气候风险的又一次极端体现。研究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测。

  他说,长江流域今年初遭遇的长期干旱灾情,其实在之前已经有所显现。以湖北为例,历史资料表明,虽然近几十年降水总量几乎没有变化,但降水的时间分布,降水的区域分布出现了明显变化,也就是说降水呈现出了时间短、强度大、小区域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无降水日数明显增长,降水往往以极端的暴雨形式出现。

  陈正洪说,过去湖北春季气象预报有个专用语叫“春季连阴雨”,现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长江中下游春季绵绵细雨现象也渐渐减少,反倒是“秋冬连旱”、“冬春连旱”这样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未来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冷害事件将可能呈减少趋势,但极端高温事件、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会增加。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领域之一。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出现变动,大幅度增加农业成本和投资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不可避免地逐渐出现。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表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因气候变暖可能会下降5%至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以下降为主,2050年后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气候变暖还将加速肥料挥发释放,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将被迫增加。据有关专家研究,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氮向外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要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需增加4%左右。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使农民投入加大,化肥挥发、分解、淋溶流失的增加对土壤和环境也十分有害。此外,气候变化还将使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如冬小麦种植范围的北界将北移。

  专家们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之前也许是以比较温和、低频率的天气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现,但近年来在其影响下,极端气候事件间隔时间短、次数多。

  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介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适应气候变化,变弊为利,减少损失;另一方面需要延缓气候变化。从适应变化而言,需要各地建立高效专业的应急机制,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在生活方式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从延缓变化而言,则是要从根本上建立起延缓气候变化的体制与机制。

  “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层次都是系统工程,适应是当务之急,这需要各个部门加强联动,从长远着手,加强应急,排查薄弱环节,构建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和当前基层实际、高效的应急机制,并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应急队伍。”崔讲学说。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认为,与南方长期应对洪涝灾害的经验较为丰富相比,本次旱情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防灾减灾体系不够完善,水利设施严重落后;旱情监测体系处于起步阶段,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严重滞后;防汛抗旱保障能力不足,等等。

  陈正洪表示,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在农业生产上调整结构,因地制宜,主动避灾则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之策。在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中考虑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增强作物抗旱防涝等能力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之策。

  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管理学博士王丹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减少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预警机制;三是调整农业布局,合理规划农业耕地,增强农业生产系统的抗逆性和可恢复性;四是培育推广高产、优质、抗旱、耐涝、抗高温、抗病虫等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7期,记者 沈翀 黄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