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世界共赢

2011年07月18日 13:54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去年则是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10周年。我国用3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其中用10年时间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而实施“走出去”战略功不可没。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加入WTO全方位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促进了与世界各国的共赢。

  10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主动参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初步实现了对外开放从市场换资金换技术向市场换市场的战略性转变。2001年-2010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合计2603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7%;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之间的差额逐步缩小,我国涉外经济“双顺差”的压力有所减缓。10年当中,对外承包工程合计完成营业额3714亿美元,带动设备材料出口1500多亿美元,不仅实现了建筑工程服务从逆差向顺差的转变,而且为减少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0年来,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推动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产业合作,初步实现了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资源共享。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为东道国带去了巨额的发展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资金不足;我国企业在境外资源富裕国家投资设厂,建立了海外资源供应基地,不仅增强了国内资源供给保障能力,而且帮助东道国将资源潜力转变为资源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有效推动了与各国的技术智力合作;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中稳定增长,在继续扩大引进国际技术智力人才的同时,推动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人力资源合作,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10年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能力,初步实现了内外联动的产业布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是伴随着合作方式的创新。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企业紧紧抓住国际产业重组的“黄金窗口”机遇开展跨国并购,仅2004年至2010年跨国并购金额合计达到877.5亿美元,在汽车、机床、家电、石油、矿产、化工、传媒等重大产业进行国内外产业链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我国企业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不仅为我国在境外建立产业集群打造了发展平台,更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增添了动力。我国企业在各国开展基础设施合作,帮助东道国建设交通网线、通讯设施、城市给排水以及学校医院,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发挥了我国建筑产业优势,更为东道国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到2010年,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房建竣工面积累计超过7000万平米,修建道路约6万公里,建设电站装机容量超过350万千瓦。

  10年来,实施“走出去”战略显著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初步实现了国内企业向国际化的转变。我国企业在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在农业、矿产业、基础设施、制造业、服务业广泛参与合作和竞争,境外中资企业资产规模迅速增长,迄今已经超过1.6万亿美元,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内地企业多达58家,而2001年仅有11家;有3家中国企业入选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10家中国企业入选发展中国家最大100家跨国公司;50家中国承包商进入《工程新闻纪录》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与此同时,一部分中国品牌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10年来,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我国与相关国家政府之间的合作,初步实现了我国发展理念的传播和相互理解。在与世界各国开展投资合作过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与东道国和地区政府的沟通和交流,通过高访、双边合作机制、双边合作规划、重点合作项目推进等渠道,传播我国的文化和发展理念,介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经验,赢得了各国政府的理解和相互尊重。

  展望未来,我国将全面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遵守WTO规则、根据国内外需求变化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原则推动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引导企业守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形势下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有效推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我国海外利益,有助于我国在更大范围内扩大与各方的利益汇合点,提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力,实现共同发展。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