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买“椟”送“珠” 月饼难承担礼仪的真意

2011年09月05日 10:29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秋前,不少市民为月饼“减负”,自己买来空礼盒包装月饼。尽管这些包装比月饼贵,但与市场上动辄数百元的礼盒装月饼相比,便宜了不少。一名专门售卖月饼盒的老板道,中秋前的一个月,光卖空盒子可以进账上万元(9月4日《武汉晚报》)。

  我们常用“买椟还珠”来形容那些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行为,而现在很多人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却来了个买“椟”送“珠”,也就是买个漂亮的月饼盒子,只为在送给别人月饼的时候显得好看、有面子。买“椟”送“珠”虽然在字面意思上和“买椟还珠”正好相反,但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却异曲同工,毫无二致。

  站在买“椟”送“珠”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实际上有被迫无奈的一面。说无奈,是因为现在的月饼包装越来越奢华,价格也是越来越昂贵。如果自己去买这种豪华包装的月饼送礼,经济上确实难以承受,那么花较少的价钱买个漂亮盒子,然后再以较便宜的价格买了散装月饼装到盒子里送给别人,则既可以节省不必要的钱,同时也显得有面子。

  但这样的行为,多多少少有弄虚作假,刻意欺骗的成分在里面,因为送礼的人知道送给别人的月饼表里不一,是在用低档月饼冒充高档月饼。尤其是在被送礼人也知道其中猫腻的情况下,这件事就变成了你假装送给我高档月饼,我也假装收下了高档月饼,但实际上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是以次充好,有名无实的“面子月饼”,其背后反映出一种礼仪上的“面子工程”,人际交往上的虚假繁荣。如此一来,这盒月饼,又如何承担在中秋佳节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呢?

  其实说到底,月饼买“椟”送“珠”不过是当前社会的一种礼仪之弊。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体现得尤其明显。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以起到增进感情,化解积怨,凝聚人心,减少矛盾等社会润滑剂的积极作用。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似乎只继承了“礼尚往来”的传统,却没有学会古人“礼轻情意重”的精神。具体表现就是过于看重礼物的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其中的情感价值、人文内涵。(广西 苑广阔)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秦辰】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