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真假名牌包装袋走俏 是商机无限还是虚荣作祟?

2011年09月19日 14:2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名牌产品风靡中国早已不是新闻,可如今,就连名牌的包装袋也广受追捧,真货、仿货都吃香。现象背后,是一时的虚荣心作祟还是包装袋市场本身商机无限、亟待开发?

  真假名牌包装袋市场走俏

  “每个袋子价格为15—110元不等!Chanel纸盒大的100,小的80;LV的纸盒,配牛皮150。”网友“anoon”的淘宝店“鲶鱼小姐的美国代购店”网页上这样写着。

  “anoon”经常在国外“血拼”各种名牌奢侈品,包装袋攒了很多。一次出国游玩时,同行朋友说起自己网上卖二手名牌包装袋的生意不错,她便也开始在淘宝网卖起名牌包装袋。“已经卖掉很多了,Chanel快卖光了,LV还有几个。”“anoon”说,此后购买名牌货时特意嘱咐店员“一袋只装一物”。

  淘宝网搜索“名牌包装袋”,可以搜到300多条相关信息,大多出售LV、Gucci、Chanel、Cartier等国际大牌包装袋,价格在2元到150元之间。

  网上除了像“anoon”这样出售私人闲置的二手正品包装袋外,更多的是批发兼零售各类仿制名牌包装袋。

  “品牌包装专卖”便是一家专卖品牌包装袋的网店,LV、Gucci、Chanel等30多个知名大牌包装袋,小号、中号、大号、加大号应有尽有,但售价只在4元到20元之间。该店掌柜“小意321”告诉记者,他们家的包装袋都是仿制的,并非正品,售价也没有正品包装袋那么贵。

  据记者了解,这些网店的生意都很不错。在“品牌包装专卖”店里,一款Chanel大号包装袋在30天之内就售出87件,成交记录显示买家大多为零售消费者。

  这类仿制名牌包装袋大多产自珠三角地区,也是我国传统中小企业集中地。与玩具、衣物、装饰品等一样,品牌包装袋既上网购平台,也走街摊路线,广州上下九购物街、北京天意购物商城等零售和批发中心充斥着各类仿制品牌包装袋,琳琅满目。

  消费者:我选择我喜欢

  中国购买力给名牌厂商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喜悦,而遭遇名牌洗礼的中国毕竟不是人人都能长期消费名牌。在品牌文化中浸染而无消费能力,真假名牌包装袋便因其以相对低廉价格获得名牌满足感的“高性价比”而走俏市场。

  店主“lyhli521”向记者介绍说,名牌包装袋消费者分两种,仿制名牌商品销售商和普通消费者,后者购买名牌包装袋自用或用于包装礼品,显得“正式和高档”。

  有人对这种消费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有“爱慕虚荣”之嫌。网友“海豚爱大咖”表示,想不明白那些买LV还要去挤公车的人,想不明白那些买个名牌包装袋去炫富的人。

  网友“梦绛雪”前段时间就在网上买了个仿制名牌包作为礼物,为了让礼物更好看,她又买了一个仿制名牌包装袋。“朋友也知道包包和袋子都是仿的,但并没有计较太多,实用就好。”

  网友“我爱老妖”虽然没有在网上专门买过名牌包装袋,但她自己购买名牌后都会将包装袋留下来。“这些袋子确实做得蛮精致的。我留着,就是因为有时提个这样的袋子装东西比较结实、好看。”

  专家:追捧名牌有社会心理原因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当前名牌产品已成为个体追求和自我认同的物化标签,甚至成为职场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整个亚洲名牌包装袋市场繁荣体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原因,即重视人与人关系、互动和交往,害怕被排斥,注重外在评价等。

  张宝义认为,真假名牌包装袋市场走俏是经济发展、价值观念变化、虚荣心理等社会文化意识层面支撑的结果。这种趋势将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南开大学心理指导中心主任袁辛教授认为,在一个消费经济社会,高价格往往意味着高品质、高技术,也即高端生活形态。在国外,名品商店通常会用自己专属的包装袋来装商品,人们拿着这样的包装袋,不仅满足了自己内心需要、证明了经济实力,同时也为名牌商品做了免费广告。

  在国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是一些民众的心态,名品代表的高端与奢华满足了这些人向往高品质生活的心理需求。因而,名品包装袋就因迎合部分民众心理需求而变成一种大众行为模式。

  张宝义表示,应大力倡导积极的社会评价体系,重视内心修养,强调个性发展。“开发具有民族特性的国内品牌,引导个人养成适应其自身个性的消费习惯。”

  “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名牌;富裕在于感悟,而不在于奢华。晚年时可以给后代讲述我们的故事;而不是拥有过的一件件过气的名牌。”网友“kathymann”在微博上的这番感悟或许值得深思。

  (记者王菲菲 方问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