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专家建言中国金融需苦练“内功”

2011年09月27日 08: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参与金融全球化步伐应稳健

  记者 陈莹莹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际金融形势“危中有机”,中国应积极完善金融市场和机制,在增强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涉外金融有限全球化”应成为中国金融战略的总体原则。目前中国想要取得国际金融话语权“为时尚早”,仍需苦练“内功”。

  目前国际金融形势危中有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金融环境,与之前的30年明显不同,“中国要谋求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先有系统思考与战略谋划。这一战略的目的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过程中,中国参与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改善国际金融秩序。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做出共赢的、务实的选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认为,目前的欧美债务危机,对于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走出去”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但并不会有实质性影响,社会各界没必要过分夸大其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锋也表示,欧债危机其实是中国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的一个“恰当”时机。“具体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虽然最近几年发展较快,但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还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借此时机,可以转向一些发达国家。”殷剑锋说。

  殷剑锋认为,从金融资产的投资角度来看,这对于我国的对外投资多元化有好处,也有利于面临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此外,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即从由单一货币为主导向多元货币主导的方向迈进。

  “充分市场化和有限全球化”

  夏斌表示,中国目前仍是一个金融弱国,这与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符。在参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时,“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涉外金融有限全球化”应成为中国金融战略的总体原则。

  他认为,虽然高储蓄率、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制度改革空间是中国未来增长的四大机遇。但就长期趋势而言,中国经济面临各种严峻挑战,关键性挑战来自四个方面: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制约、经济结构失衡和国际金融秩序重建中的动荡。“在未来一个历史时期内,或者说在2020年前后的战略过渡期内,作为金融的总体战略方向,只能选择国内金融的充分市场化和涉外金融的有限全球化。”夏斌说。

  充分市场化,即中国经济面对稳定增长的挑战,中国金融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市场准入、资金价格、微观治理到金融运行,实现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资源要素配置。有限全球化,则是在汇率、资本管理、货币国际化等核心问题上,不能一步到位;同时,以中国国情为主,使三者政策协调与配合,并且逐步推进。

  他认为,“充分市场化和有限全球化”是在实现金融强国前的战略选择。一旦中国成为金融强国,即人民币具备主要储备货币的典型特征之后,中国的金融战略必然要进行调整。

  “目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是以政府为主导,未来应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将投资主体范围衍生到私人和民营企业个人范畴。”殷剑锋表示,目前以外汇储备为主导的对外投资行为,亟须转变为以民众持有外汇资产并积极参与金融全球化进程。

  殷剑锋认为,目前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及金融“走出去”,应该坚持节奏放缓、步伐稳健,金融企业参与全球化进程必须慎重。“我国的金融企业参与金融全球化,必须是随着非金融企业的发展和走出去,应该是以‘国内金融服务向金融全球化方向拓展’的模式。”

  谈金融话语权“为时尚早”

  夏斌认为,在今后10年过渡期内,中国金融战略核心内容有三项:一是在汇率制度上,力争真正实现市场可信的、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配合汇率制度的逐步市场化进程,资本项下实现逐步开放;三是实现人民币与本国经济开放度相适应的区域化。

  “现在谈中国的金融全球化还早,中国目前还处于金融市场的初级阶段,对于全球市场只能是不断融入的过程,而且需要很长时间。”王国刚说。

  殷剑锋表示,中国目前谈金融话语权或定价权还“为时尚早”,现在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相关监管部门未来应不断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及对金融机构业务和金融创新的管制,逐步壮大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并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他认为,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需要从传统银行业为主导转向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主导。未来的对外金融业务,也必须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能轻易、草率地过快参与金融全球化,目前而言,中国还不能急于放开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殷剑锋强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