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区域发展迈向“由点及面”阶段

2011年12月19日 14:5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体功能区”、“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原经济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从全国性的制度设计,到不同地区的规划蓝图,国务院2011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战略,勾画中国“十二五”甚至更长远的未来。

  加上此前数年间国务院密集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规划,20多个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已相继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正试图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确定它们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的角色定位,探索未来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现在和上世纪80年代在深圳搞改革开放的时代不一样了,也和90年代在上海搞浦东开发的时代不一样了。”中国城市战略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易鹏说,“国家以前是将资源集中到一个区域或一个点,从而形成改革的突破点,现在要想再将资源集中到一个区域和一个点上去,已经不太可能,‘普惠制’的区域国家战略就成为必然。”

  易鹏表示,这种看似像撒胡椒粉、遍地开花式的国家发展战略,反映了目前中国将改革的突破点更多寄望于地方的先行先试上,如深圳的前海探索如何让国际法规对接内地新型服务业,成都通过地票交易推动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等。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已经进入深水区,石头已经不太好摸了,中央政府把众多地方政府各种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是要发挥各个地方政府的首创精神,让地方政府去先行先试。”他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却不认同中国的区域发展已进入“普惠制”阶段的提法。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肖金成说,“因为现阶段中国的区域规划,并不是给多少优惠政策,而是促进科学发展。该发展什么不该发展什么,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规划是有约束性的,不是普惠制。”

  中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2年中国经济的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提出各地“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推进发展,科学引导城市群发展”。据介绍,中央政府在实施主体功能区域战略过程中将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欠发达的“中原经济区”被明确为重点开发区域,覆盖河南全省,包含山东、山西、湖北、安徽部分地区,总人口约1.5亿,粮食产量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但人均GDP排名倒数第一。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中央考虑设立中原经济区从根本上讲是要解决好粮食问题,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建设高标准稳产农田,对我这样的种粮大户绝对是个好消息。”河南省息县彭店乡张庄村农民柳学友说。

  柳学友去年种了3000亩小麦,总产240多万斤,但他梦想有朝一日能种5万亩地,当中国的“麦王”。他说:“俗话说,‘涝了剩一半,旱了不见面’。种的地多了,就害怕老天不帮忙。只要(中原经济区)这道保障线修好了,我离‘麦王’梦又近了一步。”

  易鹏表示,“中原经济区”等很多区域发展规划是重点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因为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发展水平和沿海地区有差别,沿海地区需要主动回调,中西部则要加快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已变得更加“扁平”。

  “无论是哪个国家战略,都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的要求,但是这些战略实施起来还是很艰难,目标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易鹏说,“随着社会矛盾增多,中国要重新激发改革的热情,展开一次新的长征,一次转型改革的长征。”

  记者 陈思武 张兴军 何欣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