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好不热闹 “三字经”让国企照照镜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海外并购好不热闹 “三字经”让国企照照镜子
2009年09月04日 10: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这几天股市投资人有些郁闷,美股连跌四天,欧洲股市也连挫三日。不过,在沉寂已久的企业并购市场,过去的这一周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周四,日本第七大制药商大日本住友制药宣布,出价约27亿美元,收购美国同业Sepracor公司;而在几天前,“白雪公主之父”沃尔特-迪士尼刚刚向“钢铁侠的主人”Marvel娱乐公司送上40亿美元的聘礼。几乎在同一天,还有一桩规模高达55亿美元的能源行业并购交易公布。

  在本就不如前两年活跃的市场,陡然出现的交易小高潮,也让各家投行的并购顾问们迎来了近几个月来最忙碌的一周。

  不难发现,在经济乍暖还寒的现阶段,企业并购活动有了一些更为鲜明的特征。首先,从收购的性质来看,眼下的并购交易多是企业主动出击,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和进一步开拓市场。企业管理者们敢于和愿意在现在出手,是基于对企业自身和宏观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这与前两年在危机中的被迫“甩卖”,性质完全不同,

  其次,从行业来看,金融行业已不再是并购交易的多发地带。过去几个月中,大型企业并购交易广泛涉及科技、能源、娱乐以及制药等诸多行业,特别是制药和能源行业。

  当然,在整体经济复苏仍未完全确立的背景下,并购市场还远未到能重现前两年辉煌的时候。和就业一样,企业并购活动往往也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一个滞后指标。只有当GDP增长数据明显好转之后,并购活动才会显著升温。即便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全球并购金额也下降了近四成,更不用说相比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2007年。

  说到并购,就不能不提中国,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公司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并购舞台。而每每有中国公司参与或是沾边的交易,也总会出现在国际媒体的头条。不过,不知道是国人期望过高还是为何,中国公司的国际化步伐迈得并不顺利。

  笔者不是并购专家,但亦想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试窥外国公司在并购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或是失败教训,或许可以为中国企业所用。

  用三个字来概括成功的企业并购,可能就是:稳、准、狠。

  所谓稳,就是在出手前做足功课,稳扎稳打,切忌过于高调。有个感觉就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并购的消息往往会过早被暴露,而不少外国的大型并购,都会到交易即将宣布前的最后时刻才会见诸媒体。不管是有意或是无意而为之,过早泄露收购意图对最终成功完成交易并无什么好处。

  所谓准,关键是要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比如大日本住友制药找到Sepracor,一方面希望利用后者的销售和营销资源,打开庞大的美国市场;另一方面的考虑则是,Sepracor近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其多项专利很快就面临到期,在并购谈判中处于明显弱势。

  最后则是狠,认准目标就要敢于下手,尽快“搞掂”,不拖泥带水。一些国内批评人士认为,中铝的一大失误,就是给了力拓太多“起死回生”的时间,让后者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类似不够“狠”的情况,在通用欧宝案中也依稀可见。几个月前,加拿大车商麦格纳几乎一只脚迈入了欧宝的大门,但随着破产程序的完成以及美国汽车业的整体回暖,通用已不再那么急于解决欧宝的问题,并且开始向竞购方提出更多要价。( 朱周良)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