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重申套保红线 东航仍在执行与高盛"对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资委重申套保红线 东航仍在执行与高盛"对赌"
2009年10月19日 12:52 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燃油价格的回升,东航国航等进行燃油衍生品交易的公司也在渐渐走出困局。但国资委对央企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却越来越严格。

  在近期召开的央企预算会议上,国资委统评局局长沈莹再次重申央企套保红线:央企做2010年金融衍生品业务的预算安排要坚持套期保值原则,预算交易规模应控制在现货的90%以内,以往年度出现严重亏损或缺乏经验的企业,应该控制在现货的50%以内。

  东航国航均无套保新合约

  昨天,国航董秘黄斌对《证券日报》表示,此次国资委的要求只是319号文件的重申,在去年底国资委介入之前各公司就根据自身情况对套保做出调整,在这方面国航没有签订新的合约。

  东航人士也指出,其衍生品交易在“套保”范围之内,套保的航油量并没有超过用油量的35%。

  去年年底,国航和东航都因套保合约蒙受巨亏而饱受诟病。国航、东航所持有的航油套保合约是在2008年中与国际投行签订的场外结构性期权合约,是由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构成的组合。套保品种主要是WTI原油和新加坡航空煤油。合约交割期从2009年-2011年,跨度三年。

  记者从东航董秘办了解到,根据国资委要求,东航及时停止了与外资投行签订新的套保合约。东航上述人士表示,“据我们了解,包括东航在内的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停止购买套保业务的新合约。具体说,关于航空公司的燃油套保合同,只签到了2011年。”

  账面浮亏正在减少

  目前可以查到的套保数据来自国航和东航的半年报,截至6月30日,国航公布该集团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5.21亿元,其中未交割的油料衍生合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14.50亿元(公允价值转回40.03亿元;因实际交割引起公允价值变动25.53亿元)。

  东航指出,该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约为人民币28.14亿元,其中航油套期保值期权合约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约为人民币27.94亿元。2009年上半年公司航油套期保值合约实际交割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12.89亿元。

  根据东航最新公告,截至6月30日,东航油料套保合约扣除实际交割后,浮亏缩小到27.4亿元。这相对去年底的62亿的巨大浮亏已经减少了大半。但与此同时每月赔付数额仍在逐渐累积,截止上半年的东航的累积赔付已超十亿元人民币。

  东航与高盛协议仍在执行

  在今年5月曾有消息称,东航正在与几家国际投资银行进行谈判,甚至不排除通过法律诉讼,以求修正与他们签订的投机性航油期权合约。成为当时第一个为不平等期权合约向国际投行讨说法的国内套保炒家。

  不久,东航为代表的央企得到了国资委的支持。8月底,企业正式向外资投行发了函。9月7日,国资委正式表示,正在对油料结构性期权交易情况展开调查,支持企业运用各种法律手段通过谈判协商、仓位管理等措施,尽力减少损失,有效维护权益,同时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诉讼等权利。

  但此后经过谨慎考虑研究,东航没有了进一步调整合约的消息,因此此前合约应该仍在执行。

  “除去已经实际赔付部分,东航手持的合约很有可能已经出现微量浮盈。”广州一位期货研究员表示,东航的合约是与投行为对手签订的,与普通的期货原油不同,属于期权。如果东航没有公告,那么这些合约还在履行过程中,不存在调整价格、合约数量的可能,同时因为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东航也不会去调整。

  套保风暴还没完全过去

  事实上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国航的套保已经出现4000万的盈利,东航的浮亏也大幅转回。以不变应万变反而是更明智的选择。就像东航董秘罗祝平所说,“要是我就选择继续做,因为随着油价涨上去,东航每月的实际的赔付就越来越少,公允价值损失也会慢慢填回来,所以说这不是个大事。”

  国航董事长孔栋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当时一季度三个月平均油价状况加上我们在2008年报中公布的浮亏状况,大概有9.9亿元的回拨。但是,我们在处理油料套保合约的过程中有实赔和重组的费用来减小实赔,也是9.3亿元。轧差后,实际进入2009年一季度油料套保进了4000多万的利润。”对于外界所传国航对于燃油套保有较大的持仓,他想说,“国家不允许做任何通过反向手段的措施增持。坦白讲,我没有那么好的能力完全判断整个的油价走势。”

  “大部分央企在套保上出问题,不是因为有投机心态,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跟国外投行买的并不是套期保值的产品,是受到了欺诈的产品,这些产品并没有具有套期保值功能。”中国期货业协会主任常清指出。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审计署和银监会正在调研各银行的交易对手风险,日前已经分头要求各行上报与中介机构的合作详情。知情人士透露,这应该与此前部分国企在衍生品业务中发生巨亏有关,目前国资委也在要求下属中央企业递交相关材料。不过该人士表示,审计署没有明确告知这些材料的用途以及调研的用意。(孙中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