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寿险产品投保严防误导 变签名为风险提示抄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新寿险产品投保严防误导 变签名为风险提示抄录
2009年11月04日 10:56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开户的股民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需亲笔抄录一份“风险提示说明”,此举重点在于提醒股民“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今,投保投连险、万能险和分红险3类新型寿险产品的客户同样也需要亲笔抄录一份“风险提示说明”,以表明在投保环节中,知晓产品的特点和利益的不确定性。保监会有关人士表示,这样的新规出台,主要旨在严防新型寿险产品的销售误导,切实保证客户投保时对险种保障、收益等核心信息的知情权。

  简单签名存在漏洞

  为了帮助客户充分了解新型寿险产品,在销售环节,《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寿险公司在向个人客户销售新型寿险产品时,应当向客户出示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并要求客户亲笔抄录风险提示语句后签名———“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愿意承担相关风险”。

  此前的销售流程中,客户需要的只是简单签名以示确认。上海曾在2006年11月1日和2009年1月1日,分别推出《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产品服务确认表》和《银行渠道新型寿险产品服务监督表》,也只是要求客户仔细阅读并签名,以表示对相关权益义务的知晓。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简单签名的做法,容易让一些只顾拉业务的营销人员钻空子,造成不良影响。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寿险公司营销员利用不正当方式获得客户签名并在投保单、服务承诺书以及其他投保材料上进行描红,不少客户事后拿到保单,面对以假乱真的签名,再加上过了犹豫期,在维权方面往往陷入被动。而如今要求抄录风险提示,一方面使客户务必了解投保新型寿险可能的收益不确定风险,二来使得别有用心的营销员“描红造假”产生难度。

  演示利率新增上限

  根据规定,寿险公司在产品说明书中应当采用高、中、低三档向客户演示新型寿险产品未来的利益给付。用于利益演示的分红险、投连险对应资产的中档投资回报率或万能险的中档结算利率,应当与公司产品定价假设保持一致,并不得超过行业规定的最高上限。对于分红险,高、中、低上限分别为6%、5%、4%;对于万能险,高、中、低上限分别为6%、4.5%和最低保证利率;对于投连险,高、中、低上限分别为7%、5%、3%。

  对于新型寿险演示利率的新增上限,同样是基于当前投资市场的实际情况,为了有效防止寿险公司以不切实际的高收益率误导客户投保。以8、9、10三个月为例,沪上各家寿险公司的万能险月结算利率连续下滑,平均年收益已经从5.5%下降至4.5%。笔者了解到,沪上有的寿险公司印制的投连险和万能险宣传单,通过肆意夸大产品收益的方式,在带来业务量增多的情况下,也隐藏着极大的退保隐患。

  客户需关注“不确定”

  对于新型寿险产品,寿险公司按要求必须做到100%回访。回访应当首先采用电话方式,并制作录音;电话回访不成功的,可以采用信函或者会见等方式,但必须取得客户签名的回执。本刊了解到,对于新型寿险产品的回访,要点就在于使客户了解到“不确定”。

  据悉,投连险的回访要点是:投资回报是不确定的,实际投资收益可能会出现亏损,利益演示不代表未来的实际收益。万能险的回访要点是:超过最低保证利率的收益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分红险的回访要点是:保单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甚至可能为零。

  外部环境已经为避免遭到误导设置了重重门槛,但客户自身更应该了解新型寿险产品的基本情况。

  投连险方面,客户在犹豫期内享有将保费转入投资账户的选择权和解除合同的权利;寿险公司会每周公布一次投资账户单位价格,每半年发布一次信息公告,每年提供一份保单状态报告。

  万能险方面,寿险公司会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示基本特征、保单账户运作原理、收取的各项费用等内容;每月至少公布一次当月的日结算利率和年化结算利率,在保单状态报告中增加保单信息、账户价值变动信息和每月结算利率等内容。

  分红险方面,寿险公司会在产品说明书中披露产品红利分配、利益演示、犹豫期等内容;每年至少提供一份红利通知书,其中包括分红政策、红利分配额度等内容。(纪云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