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年余 恒天然谨慎回归中国市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蛰伏年余 恒天然谨慎回归中国市场
2010年02月09日 13:5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三聚氰胺阴霾仍然挥之未散时,因三鹿事件8.64亿在华投资打水漂的恒天然决定重整旗鼓,于上游跑马圈地,在中国再度投资两大牧场。以唐山牧场3000万美元的投资额推算,纵使未确定持股比例,但按照恒天然方面“拥有绝对控制管理权”的说法,本轮投资应也在5000万美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因收缩战线而将旗下两大品牌全权交由贸易公司进口分销的恒天然,终于掩饰不住对下游的兴趣,表示将在合适的时机介入乳制品加工。

  年中牧场产奶将达2400万升

  恒天然中国董事总经理菲利普·特纳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新建的两牧场规模将与现有的唐山汉沽牧场相当,占地约35公顷,引进奶牛约3300头。“截至2009年7月的上一财年,汉沽牧场产奶量1700万升,今年7月将达2400万升,未来两大牧场所设计的产能与此一致。”据悉,两家新建牧场已进入审核评估阶段,计划于今年年中签署最终长期租赁协议。

  在2005年底与三鹿成立合资公司之后,恒天然曾在2007年4月与三鹿共投资3000万美元建汉沽牧场,其中 恒 天然 占股85%。三 鹿破 产后,恒天然曾流露出以优先购买权回收剩余的15%股权的意向,但最终仍由三元购得,由其实际控制人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持有。菲利普·特纳称,恒天然将对新牧场拥有绝对的控制管理权,且未完全否定会与首农集团继续合作的猜测。

  上海证券分析师郭昌盛认为,三聚氰胺之后,上游奶源的建设和争夺始终吸引着国内外巨头的眼球,当初恒天然没有收回三鹿15%的股权是谨慎保守的做法,新牧场仍不太可能独资,此前也无跨国企业独资建牧场的先例。“在国家政策限制和高成本束缚下,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表现,不可能选择冒进发展。”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则表示,恒天然在三聚氰胺事件后一度暂停了在华扩张,但进军上游牧场并未放弃,一方面继续为国内乳企提供奶源,一方面也将为自己今后本土化提供支持。“现阶段的合营不仅有利于在渠道等各方面的支持,还可借助合资公司涉足乳品加工环节。”

  巩固上游之后将转战下游

  恒天然中国公司总经理郭学研向记者表示,按照恒天然的预期,中国乳品市场未来10年还将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品市场,恒天然对于在华自建工厂暂无具体时间表,但并不排除未来的可能性。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数几年前恒天然曾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设过一家生产加工厂,后因与三鹿合作便将之转卖给雅培,雅培去年3月在此基础上扩建为独资厂。

  记者了解到,目前恒天然旗下安怡、安满两大品牌均100%进口,由在港上市的大昌行集团下属快速消费品分销子公司慎昌贸易负责在上海、无锡、广州、东莞、中山、佛山和深圳七地的分销。“安怡、安满的市场销售量目前并不大,一是因为重新进入的时间较短,二是因为销售渠道不完善。”陈晨表示,目前恒天然主要是向国内乳企提供乳制品,而如今加大对牧场及加工环节的投资显然是本土化的要义,“一方面国内原奶紧缺,牧场前景较好,将成为恒天然重新返华的主导,另一方面在国内乳业全面复苏的背景下,恒天然应当也不会满足于只做原料提供商,势必想涉足利润很大的下游,也有利于品牌的培养。”( 吕静莲 实习生 范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