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散户中签率提高 打新股还会赚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IPO重启散户中签率提高 打新股还会赚吗
2009年05月27日 15:21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周五,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这意味着,IPO(新股发行)按新方法重启后,中小投资者打新股的中签率将大大提高。过去打新股几乎是“赚钱”的代名词,此次改革后,中小股民是否会更愿意购买新股?个中收益风险怎样?本报壹财经记者调查了股民和有关专家。

  打新股中签率将提高

  上周五,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期为6月5日。征求意见结束并正式发布后即会安排新股发行。

  意见稿就新股定价、承销和发售的一系列制度及相关安排做出指导。主要推出四条措施:一是约束询价和申购报价,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二是把网上网下申购参与对象分开,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下或网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三是网上单个账户设申购上限,原则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新股的千分之一;四是提示所有参与人新股认购风险。

  四项措施中,业内人士比较看重的是第二、三条。“这意味着:新股发行改革后,中小投资者打新股的中签率无疑将大大提高,对拥有重金的机构而言则受限颇多。”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玉宝解读说。

  燃起众多股民打新热情

  市场人士预计,一旦改革实行,一只发行10亿股的大盘股,单一申购账户最多也只能申购100万股。广大中小投资者将更多分享到新股溢价带来的好处。但中小股民对此反应不一。

  曾打新赚50%,打算减仓筹钱 股民王女士炒股时间已超过5年,她感慨,尽管今年以来指数涨幅不小,但“市场节奏太难把握了。”一听说IPO重启后打新股中签率将提高,她大为欢喜。王女士2006、2007年曾打过一些新股,每次申购新股资金在50万左右,中签收益率算算有50%。她的经验是:打新股几乎没什么风险,收益还有保证。因此,她正打算筹集一些资金,甚至部分减仓,争取到6月份“传说”中IPO重启后,能有尽量多的资金打新股。

  不一定大赚,还是宜养“基” 南京资深基民、养“基”成就了千万身家的葛老先生,早年也曾经买过股票。资金在散户中来说算是非常雄厚的他,对于这次IPO重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带来的打新股机会,却并没有心动。“股市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一级市场以后也可能会亏本,所以我不会去贸然打新股”,他认为,这次改革,虽然现阶段做不到机构和散户账户完全平等,但兼顾了中小投资者利益,还是体现出股市在逐步市场化。不过即使IPO重启,今后打新股仍然是有风险的,新股上市只涨不跌、中签就能大赚一笔的机会,今后会越来越少。

  有余钱就打,兼顾理财产品 进入股市已经七八年的郑先生, 以往曾经多次参与打新股。他认为现在不可能和以前有太大的不同,对散户的中签率不会有太大影响。毕竟散户相对于机构还是处在弱势地位。IPO重启后,他也有可能买打新股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等于把散户的钱放到一起,提高了成功率。

  打新收益或可能下降

  业内专家对即将提高的中签率也有不同建议。

  建议一:资金充裕前提下,可尽量多申购 王玉宝个人认为,实际上,此次意见稿的市场化步子还是不够,只是限制了大资金的申购,但并没从根本上进行市场化定价。具体到投资者是否应踊跃参与打新股,他则持赞同意见。他介绍,由于一级市场首日发行收益率会提高,此前很多大资金申购新股,都是能调多少资金就调多少,有的甚至会临时融资去打新股。这在以往,就是一种对中小散户的不公平。意见稿对此有所改观。从目前的意见稿来看,定价依然是以往的固定价格的模式,那么他个人认为,还是有可能跟以前一样打新股几乎无风险,因此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中小散户可尽量多申购新股。一旦将来新股定价更加市场化,由投资者自己参与报价,则需更深入分析每只股票的基本面信息。

  建议二:或许仍较难,不如暂时买债基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则表示,虽然指导意见要求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但是面对机构的巨额申购和拥有1亿多账户的A股市场,中小投资者可能还是难以申购到新股。他建议,要让中小投资者也参与到询价阶段,避免目前仅仅是机构定价的现状。

  另有基金专业人士称,IPO网上网下分开以及单个账户设上限,能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但是约束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杜绝新股上市首日爆炒,这也同时意味着“无风险套利机会”的消失。同时证监会强调要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也似乎预示新股中签不再意味着一定赚钱。针对目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情况,投资者不妨配置些债券型基金降低风险。 (薛蓓 马燕)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