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融巨头三季报 整体乐观喜忧参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美金融巨头三季报 整体乐观喜忧参半
2009年10月19日 09:08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周末,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美银等多家美国金融业巨头发布第三季财报,结果可谓喜忧参半,这些银行的报告均显示,消费者在信用卡以及抵押贷款还款方面的压力令信贷损失居高不下。

  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国银行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行从第二季度的盈利32.2亿美元转为第三季度的净亏损10亿美元。

  美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美国银行共贷出了100亿美元的贷款,比第二季度提高10亿美元,同时美国银行还增加了21亿美元储备金以解决呆账问题。但是,由于客户拖欠贷款的情况依旧普遍,其信贷业务损失高达117亿美元。

  信贷业务拖后腿

  从高盛和摩根大通的财报来看,这两家银行的盈利模式相似,固定收入部门和投行业务部门仍为其最大的收益来源。高盛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固定收益、货币和商品部门的表现最佳,净利润为59.9亿美元;证券业务的净利润为27.8亿美元。同样,摩根大通第三季度的投资银行业务净利达19亿美元,交易获利提升固定收益市场营收至50亿美元。

  “这一增长模式预计仍将在至少未来一年内维持,随着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预期的加强,以及全球股市的日益上涨,领先于其他经济领域的金融性交易将会首先兴起。而与实体经济更为密切相关的信贷业务增长则会相对缓慢,同时由于失业率的滞后性,即使在经济复苏之后,高失业率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因此无论是企业信贷还是个人信贷,都会是近一两年银行的亏损源。”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美国消费信贷仍是影响我们近期业绩的头号问题。”花旗首席执行官(CEO)潘伟迪表示。截至9月份,花旗出现80亿美元的信贷亏损,其中主要来自消费者业务。美国银行CEO肯尼斯·刘易斯同样表示:“很明显,信贷成本仍位于高位,而且这仍是我们的主要财务挑战。”

  摩根大通第三季度信用卡信贷撇账上升仅1%,较第二季度上升25%已大幅下降。但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预计,消费者贷款以及信用卡贷款等信贷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维持在高位。而且随着就业问题的恶化,传统的住房按揭贷款以及信用卡贷款的违约率将继续攀升。

  投行业务拉差距

  尽管摩根大通、高盛同美银、花旗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而且花旗和美银也曾在第二季度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然而随着第三季度财报的出炉,这些银行间的差距在逐步扩大。

  根据高盛集团财报显示,该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1.9亿美元,与其第二季度34.4亿美元的净利润基本持平。此前一天,摩根大通公布第三季度盈利36亿美元。而花旗集团的财报显示,该集团今年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不过仅盈利1.01亿美元,相比第二季度盈利42.8亿美元差距甚远。

  “其实,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华尔街各大银行的表现就逐步显现出差异,而目前这种差异仍在扩大。”某外资行一位业内分析师表示。

  “从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威胁华尔街各大银行的最大因素就是信贷损失的状况,如果信贷业务继续恶化,无疑将在更大程度上冲销投行业务所带来的收入。”上述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投行业务是华尔街各大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而高盛、摩根大通等在投行业务上比花旗、美银更具有优势。同时,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信贷业务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投行业务收入无疑将拉大摩根大通、高盛同美银、花旗之间的差距。”

  整体表现尚乐观

  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表示:“尽管世界各国仍面临严峻的经济挑战,但我们看到情况正在改善,并且出现企稳甚至增长的迹象。”花旗CEO潘伟迪则指出:“我们的客户存款在第三季度增加了280亿美元,投行及全球交易业务的净收入都创下了一年来的新高。”

  奚君羊指出:“总体而言,美国华尔街各大银行在今年的表现相较于去年将会有明显的改善。尽管美国银行业仍面临较为严重的信贷损失,不过总体来讲,银行整体表现主要与宏观经济相关,而美国经济的复苏尽管可能会比较缓慢,但是不太可能再次出现衰退。因此在大环境逐步好转的情况下,银行业无疑将进一步改善。”(付碧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