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策略:G20成员面和心不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退出策略:G20成员面和心不和?
2009年11月09日 09: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7日在苏格兰古城圣安德鲁斯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今年以来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会议在探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气候变化融资等多方面议题后达成了一些共识,但会议也凸显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多方面存在的分歧。

  实施“退出策略”时机是关键

  在这次会议上,占据世界绝大部分经济产值的二十国集团的政策制定者进一步意识到,虽然股指攀升、房价走高、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扬等不断显示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的迹象,但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为了使不确定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全球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来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财长和央行行长都一致认为,不能过早出台“退出策略”,直到确保经济已经回到可持续的增长轨道。

  英国首相布朗7日也特意赶到会议现场表明自己的坚决立场。他强调指出,近期一系列乐观经济信号“不能被当作提前终止经济刺激计划的理由”,目前各国仍处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漫漫征途中。他说:“我们需要继续实施一年来使经济企稳向好的政策。”

  汇丰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最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美国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都面临债台高筑和消费疲软等严峻挑战,目前它们还是“需要特殊药物维持的重症病人”,很难保证在经济刺激措施退出后能实现持续复苏。

  虽然二十国集团意识到短期内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措施的重要性,但它们已在这次会议上将讨论重心转向如何适时实施“退出策略”。由此可见,面对经济刺激措施这把“双刃剑”,很多国家在庆幸自身经济被救出衰退泥沼的同时,也担心如果不能适时有效终止这些措施,通货膨胀、债务攀升和资产泡沫等严重问题将接踵而至。

  因此,实施“退出策略”的时机成了关键,而这也自然成了本次会议上二十国集团的主要分歧所在。虽然美国财长盖特纳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维持刺激措施的重要性,但随着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经济状况不断向好,它们还是希望尽快考虑从刺激措施中抽身的举措。而仍在衰退困境中挣扎的英国却坚决要求,各国必须在“退出策略”的原则上达成一致,以“合作与协调”的方式实施这一策略。截至第三季度,英国经济已连续萎缩6个季度,创下经济衰退持续时间最长的纪录。

  分析人士认为,至少在今年年底前,二十国集团不会叫停经济刺激措施,不会提高基准利率和税收。然而,准确把握“退出策略”的时机似乎对任何国家都并非易事。此外,英国首相布朗还在会上提出考虑设立一个全球性基金来救助陷于困境的银行,并提议通过对金融活动征税来为该基金筹资,但是会议对此项提议反应寥寥。

  应对气候变化融资是前提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日益临近,本次会议着重讨论了气候变化融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一致认为,气候变化融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

  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会议期间说,气候变化是地球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二十国集团必须推动在气候变化融资与监管方面达成协议。他说:“如果我们在气候变化融资和融资贡献上未能达成协议,哥本哈根会议将很难取得成功。”

  最近欧盟提出,在2020年之前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1000亿欧元资金来应对气候变化,但并未具体指明欧盟需为此提供多少融资。而本次会议除在发表的公报中,承诺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和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则外,也基本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

  由此可见,二十国集团在气候变化融资方面也存在分歧。有些国家甚至认为,二十国集团并不是讨论气候变化融资的合适平台。另外,虽然这次会议就气候变化融资渠道进行了广泛讨论,但对哪种渠道最为有效可行并未取得一致意见。这些无疑是二十国集团难以就气候变化融资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

  图为11月7日在英国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左一)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左二)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于11月6日至7日在苏格兰古城圣安德鲁斯召开。 (记者 陈文仙 王亚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