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纵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沪港"一个都不能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纵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沪港"一个都不能少"
2009年07月18日 12:19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步伐正在提速,香港与上海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共同推升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地位?昨天,一场围绕沪港金融话题的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在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来自沪港两地的专家学者,共同畅谈沪港金融的互补与合作。

  一对金融姐妹花

  在沪港学者眼中,香港和上海是一对金融“姐妹花”,沪港金融业有着不同的成长历程,各有各的独特优势。

  央行上海总部市场部副主任王欣欣认为,香港的金融业成长有三个阶段,一是转口贸易带动贸易融资,支撑各类金融机构的崛起,二是改革开放后,香港金融业背靠内地,活跃度不断提升,三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大量中国内地企业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主力,香港成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融资平台。上海也有三个成长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在寻找未来经济发展突破口,上世纪90年代,上海金融服务全国,到90年代末,已经成为国内金融中心。第三个阶段现在刚刚开始,即建设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王欣欣认为,上海的优势在于国家层面推进的政策聚焦优势,以人民币计价的货币优势,以及国内要素最全的市场优势。而香港的优势则在于国际化程度、自由化程度高,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公认、国际资本熟悉的金融中心。

  N种互补合作可能

  昨天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需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长期战略意义在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对香港来说也有好处,因为人民币国际化对香港来说有很大机遇,大量的港资企业未来也将是大量使用人民币的主体。

  专家学者们纷纷认同,沪港的金融中心建设,有巨大的互补、合作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金融系主任潘英丽指出,从近中期来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点任务应该是反危机、促经济转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香港的作用依然不可忽略,她提出,香港应该成为人民币同业拆借和银团贷款的离岸中心,应该发挥商业银行的主体中介作用。沪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领域很宽广。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表示,上海和香港,一个都不能少,从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目标来看,中国内地肯定需要一个金融中心,但中国市场容量巨大,也要分散风险,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一个点上,中国香港将成为另一个支点。(记者 杨群)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