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税收持续4个月正增长 专家:经济回暖表现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单月税收持续4个月正增长 专家:经济回暖表现
2009年11月05日 10:47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3日,一份详细的前9个月税收清单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份来自财政部税政司的分析报告究竟告诉我们什么?

  “单月税收增速加快”,是一个核心的字眼。前9个月,全国单月税收收入已经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实现了连续4个月的正增长。

  “税收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回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如是分析。从三季度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回升的势头进一步明显,微观领域中的企业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这无疑为我国税收的增加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除了我国经济回暖之外,税收增长的因素还包括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今年我国各地的税务部门都加强了税收的征管。”杨志勇告诉记者。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也实施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单月税收收入上半年连续5个月减收。面对严峻的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势在必行。

  其中,曾经被广泛关注的“白酒计税新政”,也就是明确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办法,就带有税收征管力度加强的色彩。如杨志勇所言:“执行新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办法,使原来许多酒厂的销售公司避税漏洞被堵上。”税收征管力度的强化,对于税收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详细的税收数字中,首先引起记者注意的两个数据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减收。

  财政部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国内增值税减收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企业购置机器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纳入增值税抵扣,并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6%和4%下调为3%。此外,2008年因成品油价格倒挂而形成的留抵税额顺延到今年抵扣,也影响了今年的增值税收入。二是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落,也导致以现价计算的增值税收入减收。“增值税的波动与经济活跃度直接相关。”杨志勇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分月看,大部分月份为负增长,6月和9月两个月实现正增长,分别增长0.6%和6.2%。“增值税减少以及这几个月以来出现起伏,反映出虽然我国经济回暖但是回暖的基础并不很牢固。”杨志勇称。他认为,今年我国实行增值税转型,如果我国经济保持原来的高增长态势,增值税本来就应该减少,但是现在下降的特别少,而且6月份就由负转正,7、8月份虽然是负增长,但是9月份又转正,所以从中不能得出我国经济回升而税收没有增加的结论。整体来看,增值税的状况还是较好的。

  作为另外一个主体税种,企业所得税也略有减收,这是否意味着企业利润的下降?面对这一疑问,杨志勇认为,这二者应该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其中还包含其他因素。企业所得税实行的是按月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所以,当前的企业所得税数据是否及时反映企业的利润现状还不是很清晰,这一数据具有滞后性,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很多是反映2008年的状况。杨志勇称:“企业所得税与企业的效益直接关联,但是数字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具体征管上所采取的方法,从目前的数字中是无法区分开的。”从专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尚不能根据现有的数据得出微观领域中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结论。数据显示,1至9月份,全国22个地区工业实现利润15543亿元,同比下降9.1%,降幅比1至8月份缩小4.0个百分点。从这一数据来看,企业的盈利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对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跌幅收窄,杨志勇表示,这与我国股市的活跃密切相关。财政部认为,主要原因是股市成交量迅速放大。受到资金流动性充裕和中国经济率先回暖预期的影响,近几个月来证券市场交易和人气有所回暖,成交量持续放大。

  对于关税的减收,杨志勇告诉记者,这与我国的进出口形势有关。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我国进出口形势有了积极变化,但是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此外,还有两个税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是有关房地产行业的税种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二是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跌幅收窄。这都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活跃有着密切的关系。

  杨志勇分析认为,我国经济的回升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在投资中房地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阶段我国整个经济的回升,房地产行业的作用不能忽视。从专家的这一分析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房地产税收的快速增长符合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活跃的现状,虽然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价升量跌的状况,引发了人们对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面临新的调整期的争论,但是相关的数据支撑了前9个月房地产市场活跃的状况。 (庞东梅)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