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一年 金融支撑经济发展显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一年 金融支撑经济发展显著
2009年11月13日 09:52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走向倍加关注之时,央行11月11日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明确: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回望一年前的11月5日,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时,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年的11月11日,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10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29.42%,依然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1到10月,我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92万亿元,同比多增5.26万亿元。“天量”信贷前所未有,但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成效显著,中国经济不仅率先回暖,而且回升向好的趋势还在不断得到巩固。

  与此同时,我们还清晰地看到,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政府投资大力拉动、巨额信贷充分配合和艰巨的出口“保卫战”,今年以来我国一季度GDP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呈现明显的逐季回升态势,今年经济增长“保8”的目标已毫无悬念。

  那么,为什么要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时候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呢?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对本报记者说:“当前,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虽然中国经济处于企稳向好的状态,而且企稳向好的基础也在不断巩固,但我们也要看到,复苏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记者也注意到,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此前曾形象地比喻说,中国经济现在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就好像汽车爬坡一样,走到半坡,这个时候不能松油门,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实现当前经济增长的保障,是中央反复强调并一以贯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因为经济形势稍有好转,就要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他进一步分析说,目前,虽然我国经济正在全面企稳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依然脆弱,国内经济尤其是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存在。只有经济复苏,上述宽松政策才能退出。

  的确,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例如经济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现在又面临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我们看到,前三季度平均GDP7.7%,其中投资贡献了7.3%,占了95%,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印证了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并未全部发生作用。

  丁志杰认为,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的自主增长。同时,还要注意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可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诚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效果明显,“天量”信贷已促使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但同时充裕的流动性使得人们对通货膨胀有了一定的担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自2008年5月以来,持续近15个月的M2、M1之间“正剪刀差”已在今年9月和10月演变为“倒剪刀差”。这一方面说明企业经营活力持续增强,另一方面,从货币供应和资产市场的关系来看,M2和M1“倒剪刀差”开始往往伴随着资产市场的繁荣。同时,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物价形成一定的压力。

  好在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11日发布的经济数据,10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1至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与1至9月降幅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10月份同比下降5.8%,降幅比上月缩小1.2个百分点。1至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4%,降幅比1至9月缩小0.1个百分点。当前,物价虽然是在回升,但通常而言,CPI达到3%才会预警通胀,所以现在就言通胀或通胀苗头还有些早,但未雨绸缪是必要的。

  丁志杰还提醒说,当前,如何确保巨额信贷流入实体经济,如何引导商业银行平滑贷款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按照相关产业政策和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要求,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三农”、就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要全面落实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等问题,依然考验着政府的宏观调控策略。(记者 谷秀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