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用工缺口90万 省人保部门称仍属可控范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广东用工缺口90万 省人保部门称仍属可控范围
2010年02月25日 08:1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省各级人保部门最新用工监测情况。该厅副厅长葛国兴介绍,节后截至2月22日已有316万外省农民工入粤,占节前返乡692万的45.7%,返岗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9%。目前已入粤的外省农民工98%以上属于返岗农民工,虽然目前我省企业用工缺口约90万,但农民工流动总体保持平稳有序,缺工属于可控范围。

  葛国兴说,针对目前缺工情况,省人保部门专门派出了五个组进行专题调研。据调查,我省总用工量为2600万农民工,其中外省约有1730万人,本省有900万人;珠三角各大城市用工缺口形势比去年严峻,其中广州缺工15万、深圳缺工20万、东莞缺工20万,全省共缺工约90万。

  目前我省缺工具有以下特点:普工缺口相对较大,缺口约为61.2万,约占缺工总量的68%,求人倍率(需求数/求职数)达1.16;技工缺口仍处高位,占缺工总量的32%,1月份人力资源市场技工的求人倍率达1.54;缺工行业、企业比较集中,主要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领域。

  -原因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缺工

  葛国兴认为,当前我省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出现的缺工现象,是经济企稳回升、区域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也是市场调节配置人力资源的正常反应。

  企业订单骤增导致用工紧缺。受经济复苏带动,订单骤增,春节后大批企业抢抓生产经营急需大量招工,加上元宵节前部分农民工未返回岗位,用工需求难以及时满足。

  区域竞争加剧导致农民工分流。随着长三角、京津唐、环渤海、北部湾等经济区域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区域竞争导致部分原本在粤就业的农民工和外省新成长劳动力分流到其他地区。据了解,前两年入粤的农民工达到1900万,但从去年开始减少到1730万人。

  内地吸引力上升导致农民工回流。随着内地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地震灾区重建,当地就业机会大幅增加、收入提高,加上惠农政策深入实施,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在粤就业的农民工回流到户籍地就业创业。

  供求结构性错位。当前人力资源供求匹配存在年龄、性别、技能等错位,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条件与员工的就业意愿落差较大,特别是与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据人保部门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要求工作待遇好,环境好,且有发展机会,文化生活丰富,但目前珠三角企业不能达到这种要求。

  同时,随着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多,与现有技工供给不足矛盾也比较突出。

  -举措

  “五管齐下”应对用工紧缺

  葛国兴表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缺工现象将会存在一段时间。他认为适度的缺工也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

  下一步,我省各级政府和人保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应对用工紧缺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继续在全省开展“南粤春暖”就业服务月系列劳务对接活动,加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劳务合作,促进供需对接。首场活动将于今日在云浮市举行。

  改善用工环境。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合理提高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广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提高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力。

  加大本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力度。通过建立激励引导机制,采取奖励补贴、政府直补企业开展培训和入户等综合激励措施,增加本土技能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去年本省劳动力供给达到了900万人。

  全力推进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重点开展企业职工在岗和转岗技能、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储备、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等五大类培训,全面提升本省劳动力的整体技能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

  加强省际劳务合作。扩大和深化与泛珠区域及其他省区劳务合作,重点引进我省企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和适用型劳动力。目前我省人保部门正在和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劳动部门洽谈,以引进更多的劳动力,缓解用工需求。(刘茜 梁嘉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