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莼菜有了种质资源保护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西湖莼菜有了种质资源保护区
2010年06月08日 18:06 来源:杭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莼菜以柔滑凝脂、润肺健脾、风味独特而驰名,有着“水中碧螺春”的美誉。相传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到杭州龙井品茶,每到必食西湖莼菜羹。而西湖莼菜也早已被列为杭州十大名菜之首,深受市民喜爱。

  然而,近年来,种植莼菜的比较效益下降后,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性退化也日益严重,种植面积萎缩,品质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日前,由杭州市种子总站承担的浙江省农业财政资金项目——西湖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项目正式通过验收。项目组在西湖区转塘街道大清谷生态区等地建立了西湖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西湖莼菜的“种质资源”保护逐步迈上了正轨。

  西湖莼菜种性退化日益严重

  “西湖莼菜是一种水生蔬菜,对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杭州市种子总站站长孙利祥说。

  据介绍,种莼菜必须使用水田,要求土质肥沃,才能满足高产优质要求;同时,水源要丰富,而且能时时调换,确保田水流动,才能减轻叶腐病的发生;田水要清净,防止水中泥沙沉积,污染茎叶表面的胶质,莼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24℃之间。

  “这几年,各级政府对西湖莼菜十分重视,加大了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源头管理力度,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品种提纯复壮和品种保护,西湖莼菜的种性退化日益严重,生产性能和产量下降,西湖莼菜的品质也受到了影响。”孙利祥说。

  记者了解到,莼菜属无性繁殖,种植莼菜是一个选优去劣的过程,否则原有的种性容易产生退化。

  “受种植的比较效益下降影响,西湖区的莼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8000多亩下降到1000多亩。”孙利祥痛心地说。

  建起专门的“种质资源保护区”

  如何防止西湖莼菜的种性继续退化和产量下降?农业专家想到了对品种加以保护。

  “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杭州市农科院专家孙家华告诉记者。

  2007年起,杭州市种子总站承担了“西湖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项目”,该项目成为当年省级种质资源保护的十大项目之一。

  “在两年多时间里,项目组重点做了这么几项工作”,市种子总站项目实施小组组长邵乔儿介绍,“开展种质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开展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研究,探索并推广西湖莼菜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整理编写西湖莼菜种质资源规范,以及探索西湖莼菜无酸加工技术。” 

  比如,项目组根据西湖莼菜的生长特性,结合生长区域的生态环境,最终选择在西湖区转塘街道大清谷生态区和双浦镇铜鉴湖村各建立占地5亩的西湖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圃。“我们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委托他们进行田间工程建设和管理。每年春秋两季,按西湖莼菜种质资源特性,经过反复筛选、去劣去杂,最后将提纯复壮后的西湖莼菜种质资源移种在保护圃中。”邵乔儿说。

  “建立西湖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实现西湖莼菜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的基础”。

  申报非遗,让千年名菜继续发扬光大

  下一步,项目组设想,继续开展西湖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圃提纯去杂等工作,探索西湖莼菜保鲜技术改进工艺,还打算进一步探索莼菜胶质的开发利用,逐步开展西湖莼菜医学、美容、深加工领域的研究。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延伸性的工作,保持西湖莼菜这一杭州特产的品质,并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可能的话,想在西溪湿地建成一个10亩左右的西湖莼菜保护区,达到西湖莼菜种质资源的永久性保护。”孙利祥站长说。

  记者还了解到,有关部门有意将“西湖莼菜生产、加工技术”作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申报。记者 潘一峰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