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看好新兴市场 集中关注四大品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QDII看好新兴市场 集中关注四大品种
2009年11月16日 08:5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记者最新调查显示,在三季度的强劲表现后,多数QDII继续乐观看待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并且看好新兴市场。他们总体上认为,在全球范围内金融、能源、大宗商品、房地产等四类品种值得进一步关注。

  集体表现强劲

  记者注意到,与国内A股基金连续减仓不同的是,QDII基金三季度集体维持高仓位。QDII基金三季报显示,基金经理不仅在三季度中积极做多,同时对未来全球市场继续看好。

  三季报显示,嘉实海外中国仓位高达91.99%,较二季度84.63%的股票仓位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不仅如此,华宝兴业海外中国、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加仓幅度较大,三季末仓位分别提高到86.55%、80.18%。其他QDII绝对仓位也普遍较高,交银环球和上投亚太仓位为88.40%和88.27%。然而,今年以来业绩一直领先的海富通中国海外却大幅降低仓位,从二季末的92.47%下降至74.16%。

  高仓位为QDII基金带来了强于A股基金的表现。其中,工银瑞信全球配置以及海富通中国海外三季度分别取得了13.59%和8.33%的净值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季度QDII集体表现强劲,与之伴随的却是规模减少,收益率越高的基金赎回更为严重。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9只QDII基金平均上涨43.35%。其中,海富通中国海外以64.93%的增长名列第一。另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今年11月5日,海富通中国海外增长79.1%,大幅领先于QDII基金净值增长51.4%的平均水平,继续排名第一。

  市场人士指出,与新发QDII基金相比,老QDII基金更具投资优势。一方面,新发QDII需要一段时间建仓;另一方面,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老QDII投资海外市场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目前业绩出色的QDII基金,更是投资者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度基金整体亏损的情况下,QDII是为数不多的盈利品种,共计盈利约70亿元,比二季度增加48亿元。9只QDII基金三季度平均收益达到9.58%,而同期沪深市场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仅为-3.01%、-2.59%和-2.57%。

  四类品种成重点

  记者采访多家QDII,他们总体上认为,金融、能源、大宗商品、房地产等四类品种值得进一步关注。海富通基金营销部投资顾问邬丽芸说,“海外市场走势、美元汇率等因素会影响到相关行业和公司。短期内海富通基金仍然看好资产类行业,比如房地产、煤炭、金融等。”

  据了解,工银瑞信全球配置在三季度加大了银行、保险和消费类股票的配置,减持了前期超配的工业和地产股。嘉实海外在七月减持地产和公用事业,同时加持能源、保险、部分大宗商品。展望四季度,由于对美国经济结构以及A股市场对港股带来压力的担忧,维持谨慎乐观态度成为QDII主旋律。三季报显示,QDII基金经理认为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可能性较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在孕育之中,四季度企业盈利增长和经济复苏将更加确定,因此消费、低估值的房地产、互联网以及大宗商品成为QDII四季度挖掘的重点。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在第四季度,我们仍然看好美国市场。”他称,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性的核心市场,上市资源相对丰富,优秀的上市企业也很多,且目前的估值水平都适中。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相对乐观,认为全球复苏的迹象较为明显。他表示,目前全球的新兴经济体和主要的商品出口国的复苏较为强劲,其复苏的可持续性也更强。

  新兴市场仍被看好

  对交银环球基金经理郑伟辉来说,“海外市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全球股市曙光开始显现,未来有较大投资机会。”

  郑伟辉向记者表示,尽管欧美等经济体仍呈现负增长,但明年应该能看到更明朗的复苏迹象。巴西、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大幅跑赢全球经济,新兴市场未来经济增长动力还是可能超过成熟市场,其中可以重点关注香港市场的表现。此外,在货币政策宽松、通胀尽管有预期但尚未来到之前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投资的黄金时期。从四季度至明年的较长时间段内,应注重个股选择。

  有关券商的分析师也指出,在三季度,虽然QDII取得了良好业绩,但9只QDII基金都遭遇净赎回,而且净值最高的海富通海外等几只基金的净赎回比例反而更高,这显示了国内投资者对于QDII基金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落袋为安心态较强。业内人士指出,QDII基金和A股投资基金走势互补,如果投资者将QDII基金加入投资组合,可以有效降低单一A股投资基金带来的风险,建议从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角度出发长期配置相关QDII产品。(记者 方家喜 实习记者 吴黎华 韦夏怡)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