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或将迎来一个“裂变”时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指数基金或将迎来一个“裂变”时代
2010年02月25日 13:5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及其联接基金今起公开发售。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携手国内管理指数基金最大公司易方达今年重点打造的指数基金。对于整个基金业而言,这或许又向市场传递出一个鲜明的讯息:2010年的指数基金或将随着新指数的不断开发而逐渐填补市场空白,风格、行业和主题指数产品作为指数基金发展的第二阶段离A股市场也已不再遥远。

  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日前表示,即将发行的上证中盘ETF是今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力推动的重要产品之一。对于易方达基金而言,上证中盘ETF及联接基金的发行,意味着易方达已在国内率先完成旗下基金全面覆盖大、中、小盘指数的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根据不同阶段行情进行资产配置的有力工具。

  指数开发与指基扩容风生水起

  就在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及其联接基金开始发行之际,A股市场还有一只主题指数基金产品——长信中证中央企业100指数基金(LOF)也在火热发行中。然而,相似的是,它们所跟踪的标的指数都是A股指数家族中的新成员。上证中盘指数是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在2008年7月3日,以上证50和上证180为基础联袂开发的四个规模指数之一;而中证中央企业100指数是由中证指数公司开发的一只主题指数,而且指数基点为2008年12月31日。

  事实上,随着去年指数基金的大扩容,新指数的开发也呈现出加速发展和差异化设计的态势。就在今年2月,中证指数公司相继推出了上证周期行业50、上证非周期行业100、上证龙头企业、中证龙头企业、中证地方国有企业等9个指数。有消息称,海富通基金已获授权开发以前两个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另有一些基金公司亦有兴趣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推出的指数设计相应的指数型基金产品。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指出,“今年指数型基金的产品体系将会随着相关指数正在不断被开发出来,不断地填补掉市场空白而日趋完善。”安信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师付强表示,我国目前的指数基金在风格上80%左右都是大中盘的指数基金,其他风格的产品比较缺乏,风格、行业和主题指数产品将是2010年指数基金的发行主流;在传统指数基金与ETF的竞争性发展格局上,今年ETF将获得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联接基金打通了ETF的银行渠道。

  借道中盘指数

  布局“中坚企业”

  今起发行的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和联接基金均以上证中盘指数为跟踪标的,通过被动式投资争取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管理透明、低成本、分散程度高的投资工具。

  易方达基金相关人士指出,从中长期看,3000点仍然是大类资产配置股票的好时期。经过近期震荡整理,股指将会在下半年随着上市公司利润改善、市场对于通胀和政策退出利空的消化、以及相关政策刺激下的结构性机会显现而逐渐走上一个震荡上行的轨道。特别是在去年中小盘指数累积涨幅居前的情况下,今年的着眼点应更多地放在中盘和一些大盘股票上,这也是当前易方达上证中盘ETF和联接基金推出的一大契机。

  据悉,上证中盘指数由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中去掉排名前50只股票即上证50成分股后剩余的130只股票构成;即指数选样是在综合考虑总市值、日均成交金额、行业流通市值权重的基础上,选取沪市排名前51-180的股票。王群航评价,上证中盘指数样本股是沪市各行业“中坚企业”的代表,它们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有估值底线,核心竞争力突出,成长特征明显。

  中证指数公司黄静博士指出,上证中盘指数样本个股分布比较均衡、行业分布比较均衡。从130个公司的样本分布来看,每个公司的占比同样比较均衡,比如10大权重股里面最大的权重股也只有不到2%,这对于上证中盘指数来说,市值分布比较均衡。

  据中证指数公司统计,截至2010年1月4日,上证中盘指数成分股各行业市值占比均不超过20%,前十大权重股的累计权重仅17%左右,第一大权重板块金融地产的占比为19%、远低于大盘指数。另据Wind数据测算,考察真实流通市值,按证监会一级行业分类标准,上证中盘流通市值前三大行业是制造业、采掘业、房地产业,是经济复苏阶段增长较快的行业。

  此外,上证中盘指数还具有样本公司流动性强的优势。中证指数公司测算显示,上证中盘指数自2009年7月3日发布以来,日均成交405亿元,总计成交4.98万亿元,占沪市同期总成交金额的25%左右,略高于同期该指数的市值占比。从个股的成交情况来看,自发布以来,个股日均成交为3.12亿元,日均换手率为2.74%,高于同期沪市A股的平均水平。(王慧娟 马全胜)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