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送财富大礼包 零花钱是财商教育最好工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儿童节送财富大礼包 零花钱是财商教育最好工具
2009年06月01日 10:51 来源: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六一”儿童节到了,送孩子一份怎样的礼物,才能最有益于他们的成长?绝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状,让高消费、乱消费成为了很多独生子女的通病,“该拿会花钱的小孩怎么办?”

  昨日,由本报和知名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的一场“少儿财商培养和成长保障”讲座,容纳100人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甚至有部分市民带着孩子一起来聆听恒安标准人寿资深理财规划师肖成的建议和指导。市民彭女士听后表示,今年儿童节想为孩子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财商培训和保险教育金可以让他受益终身,等他长大了一定也会觉得这份礼物最有意义。”

  零花钱是财商教育的最好工具

  好好学习、认真读书的传统教育,就一定能保证孩子有好的“钱”途吗?风靡全球的《富爸爸 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曾说:“富人教他们的孩子如何理财,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却从不这样做,正因如此,富人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更加富裕的人。”

  由此可见,儿童时期正确的财商教育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恒安标准人寿资深理财规划师肖成认为,要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最好的工具就是零花钱,“不管是家长酌情给予的,还是孩子完成任务后获得的报酬,零花钱都可以让孩子学会负起财务责任!”

  肖成建议,通过零用钱启发孩子的财商,首先要明确财务责任,让他(她)明白,只要付出劳动就一定会有回报,不劳而获是行不通的。但诸如刷牙、叠被子、上学、不乱扔垃圾、主动让座等为了健康和成长所必须做的事,家长不应该向孩子提供报酬;而协助父母洗碗、扫地,或者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则可以让孩子获取报酬。其次,鼓励孩子思考挣钱的方式,在生活中鼓励孩子说出想法,对合理的任务给予支持。第三,进行财务知识教育,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有关资产和负债的概念。最后,培养孩子长期储蓄的习惯,并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步实施理财计划。他建议,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在每次获得报酬时,先拿其中的50%储存起来,剩下的部分自行支配,但必须每天坚持记账,详细记录收支情况。

  关注教育金保险的豁免功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除了将财富的钥匙交给他们外,为孩子多准备几把挡风遮雨的“保护伞”,成了明智家长的选择。但面对种类繁多的少儿险,家长该如何选择呢?

  肖成表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常面临三大风险:一是意外风险,二是健康风险,三是财务中断风险。因此,为孩子购买保险时,应该遵循“先近后远,先急后缓”的原则,易发的风险先投保,“儿童阶段疾病住院和意外伤害的风险最为频繁,所以应该结合其他已有保障来选择购买住院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也可以酌情购买。”

  “在这些保险都全面的情况下,应考虑购买教育金保险。”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在第一,超过养老和住房。调研报告称,中国孩子高中前抚养成本将高达25万元,如果上大学,则上升为49万元。

  如此庞大的教育费支出,家长们该如何准备?对此,肖成的建议是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他表示,大多数教育金保险具有保费豁免功能,即在家长不幸身故后,将豁免以后的各期保险费,保险合同依然有效,这样子女可以继续得到保障和资助,也就避免了因家长遭受意外而导致孩子教育金中断的风险。教育金保险的这种豁免功能,恰恰是其他理财产品所不具备的。此外,教育金保险还有强制储蓄和收益稳定的特点,也为家长们所看重。(记者 田园)

  国外财商教育目标

  年龄 培养目标

  3岁 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 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食品

  5岁 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 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 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 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 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 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滑板车等

  11岁 通过商业广告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的概念

  12岁 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3岁 明白通胀通缩,了解理财渠道可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14岁以后 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