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周末理财”得投资者青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周末理财”得投资者青睐
2009年09月21日 11:38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月18日股市又一次经历了大跌行情,在行情看似企稳的时候,大盘又一次无情地打击了神经脆弱的投资者们,之后股市何去何从将成为投资者急于探寻的答案。其实早在3400点大跌之后,就已经有部分投资者退出了二级市场,转战一级市场申购新股或投资理财产品以获取稳健收益。而从目前来看,这一举动无疑是明智的稳健投资思路,在这个时刻,银行也配合投资者的需求,推出了相适应的银行理财产品——周末理财产品。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较多,多家国内商业银行都持续滚动推出7天或者更短期限的理财产品,如上海银行的利生利产品,期限分为1天和7天,年利率分别为0.81%和1.35%,起存额为5万元,复利计息。而专门针对周末理财的产品在市场上却是不多,仅有中国银行推出的周末理财产品系列,该款产品自9月推出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推出过3期,其投资收益起算日为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到期日为下一周第一个工作日,投资期限跨越周末(包括含节假日的长周末),100%本金保证且收益稳定可靠,可有效提高投资者短期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具体操作上,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采取周中参与新股申购,待资金解冻后,选择超短期理财产品或是周末理财产品进行投资,使得收益最大化。而对于激进型投资者来说,周末理财产品也是扩大资金收益率的良好理财工具,投资者可以在周五将剩余资金购买周末理财产品,在周一赎回后继续进行投资活动。

  可以预期的是,当市场上风险逐步提升的时候,类似周末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资金避险的工具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当然这类产品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风险控制,还能为投资者获取稳健的超额收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商品投资

  外资行挂钩类产品百花齐放

  目前在相对乐观的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下,黄金和石油价格带动了资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回升。不少国际机构预测,通胀有可能在明年初重新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而提前布局商品市场以抵御通胀则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一大热点。

  眼下投资商品市场有多种渠道,直接投资商品期货是最直接也是风险最大的方式;购买保值商品现货,如黄金,手续较为繁琐,收藏起来也不容易,保存成本较高;而通过银行理财产品挂钩投资商品则是比较适合稳健型投资者的一种方法。

  现在国内挂钩型理财产品市场基本由外资银行掌握,产品发行集中在星展银行、荷兰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上,他们所推出的挂钩标的也较为多样化,可以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如挂钩现货铜、原油以及大豆,当然最多的理财产品还是挂钩于黄金价格,例如荷兰银行推出“双区间触发”黄金挂钩结构性投资第二期产品,投资期限为6个月,最高理论年收益率可达8%。这类产品一般都可以做到全部或部分保本,使得投资者可以降低一些投资风险,稳健抵御通胀。

  而中资银行在研发挂钩型产品的进度上则有一些缓慢,市场上比较少有中资银行推出的商品挂钩类产品,说明对于国际市场的研判和掌控方面,中资银行仍在经验上有所欠缺。但同时,中资银行也在努力地通过建设投资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商品的渠道,如光大银行日前推出的“点金通”个人黄金代理业务,以实物黄金作为支撑,依托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平台,接受个人客户的委托,代理其在交易所系统进行个人实物黄金业务的买卖、资金清算和实物交割等业务。

  市场动向

  私人银行理财面临考验

  在今年6月1日政策开闸后,基金公司被允许开展“一对多”业务,投资门槛被大幅下降到100万元,这吸引了不少资金雄厚的个人投资者对基金一对多产品的兴趣。到目前为止,一对多理财产品销售火热,多只产品仅用时一天就已卖完。随着此类产品的不断推出,可以预见,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或将遭遇不小的挑战。

  银行所面对的挑战是来自两个方面的,一是在今年早些时候银监会对于银行参与二级市场投资就做出了一些限制,导致银行不能对普通投资者发售投资二级市场的理财产品,而仅能对私人银行客户销售私募基金类的理财产品;二是在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推出后,私人银行业务又势必将遭遇到不小冲击。那么是否基金一对多产品就能全面超越私人银行理财产品呢?答案是否定的。

  先从产品设计的角度上来看,这两类产品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基金一对多产品一般每年仅开放申购赎回一次,其流动性不如私募基金产品;银行对于私募基金产品的处理上较为保守。 ( 顾少华 于叶阳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