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又开涨了?攒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物价又开涨了?攒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
2009年12月23日 09:17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0元攥在手里还没有带上体温就花光了。要想攒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

  周六,朋友发工资请吃肯德基,到了店里,从包里翻出一沓优惠券。我心里纳闷,她一向“不差钱”,怎么搜集了这么多优惠券。朋友开玩笑说:“现在东西这么贵,能省当然要省了。”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了0.6%,实现了10个月来首次由负转正。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下降0.7%;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4%。在11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比10月份1.6%的增幅扩大了一倍。

  大蒜上涨40多倍并且还在涨,大葱不甘寂寞开始暴涨,白酒也凑热闹要涨价。水、电、气、煤、供热、成品油等都已经涨价,据说还不到位。“涨声一片”的环境下,老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哪些影响?

  在北京东四环外的某个菜市场,记者看到每斤2.5元的豆角摆上没一会就被买菜的人抢光,一位卖菜的师傅说:“现在不买年底还要涨价。”市场门口,卖凉皮的师傅因为黄瓜每斤涨了1.4元,达到3元,只好改放豆芽。

  除了蔬菜涨价明显外,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几大品牌在这个月初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菜籽油等食用油价格。周末下午5点,记者在某超市看到,上周购买的花生调和油已由37.9元涨到了39.9元。

  “囤油”成了很多工薪阶层的选择。陈小姐的购物车里除了两袋米,一袋面以外,就是四桶油。她说:“眼看着物价一个劲儿地涨,还是提前储备一些。虽然省不了多少钱,但积少成多,反正这些东西存着也坏不了。”

  另一对小夫妻则比较坦然,“就算已经到了通货膨胀阶段,该花钱的还是要花,抢购没什么意思,超市总不至于断货。”

  售货员告诉记者:“最近两周购买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的人多了起来,每天添货的次数比以往多了近一倍。”她说,上周有一位老人在食用油货架前足足比较了半个小时,才决定买一桶油,而昨天一下子又买了两桶。

  好在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食用油原料和成品库存充足,供应有保证,未来食用油价格会在目前的价位上波动,但幅度不会太大。

  通货膨胀预期加大的背景之下,人们似乎更深刻地体会到:钱是一点点“抠”出来的。

  今年25岁的陈维维,在一家化妆品店做店长,男朋友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俩人平均每月收入有7000元左右,上个月除了各项消费外剩余仅1000元。

  “上个月我们还没有添置衣服,再这么下去,想买房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她说。不过,当店长的陈维维很善于精打细算,“各种东西的价格都在涨,100元攥在手里还没有带上体温就花光了。要想攒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

  她决定每天下班后,利用19点到22点的时间在小区门口摆摊卖手套、袜子等保暖用品。“我有一个朋友已经在摆摊了。我算了一下,如果生意好的话,每月可以解决半个月的伙食费,即使差的话也可以解决水电费。”而这就意味着她每天要在零下几摄氏度的气温下兼职3个钟头。

  说到“节流”,她更有一套自己的计划:下班后去超市,“淘”些便宜处理的蔬菜和水果;早起10分钟,能坐公交车就不坐地铁上班;让男友逐步戒掉抽烟的坏习惯,而自己不吃零食。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上周我俩吃火锅都没买牛肉片,用猪肉代替的。一周下来,确实省了100多元。”

  在她随身携带的“家庭理财小册子”上,写着近期的目标:月余2500元~3500元。而12月17日的消费是“午餐6元,晚餐3.4元,总计9.4元”。这是上周花费最少的一天。(记者 蒋菡 实习生 李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