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会念经的和尚不会总来自国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会念经的和尚不会总来自国外
2009年06月16日 15: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新桥溢价退出深发展似乎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此次股权交易,延续了外资在中国进行战略投资不败的神话。”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表示出担忧,中国银行已成为外资超级提款机。据郭田勇介绍,自2003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内的中资银行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先后引进境外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据统计,这些外资股东只花了约100亿美元就换来中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10%至15%的股权。

  据一项市场统计,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狂赚了7500亿元,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到的利润,保守估计,境外投资者一年从中国的银行身上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元。

  自去年底以来,因金融危机之“名”,前几年低价入股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又多数选择大规模套现中资银行股票。中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瑞士银行出售了所持中行全部股份,分别获利约8亿英镑和3.35亿美元,建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减持了建行部分股份,获利11亿美元。

  “由于境外投资者的市场经验远比我们丰富,当时引进谈判时,确实发生了一些不利于我们的情况,比如他们有意压低发行价格。”郭田勇说。

  在世界银行此前公布的一份《中国经济季报》指出:新股发行定价严重偏低意味着国家损失。世行报告指出,中国银行股被贱卖,问题并不在IPO环节,而是出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上。

  以启动“回归A股”之旅的建行为例,当年许多机构普遍认为其发行价格会超过7元/股;但在它上市前引入战略投资者时定价却极低,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进了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仅为0.94元港币。

  中行、工行也没有避免类似的命运:2006年,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及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银,收购约10%股份,收购价格1.16元/股。此后,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共投资中国银行51.75亿美元,入股价格1.22元。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们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宏源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胡建军对本报记者说当年在建行改制的时候,也曾想过引进国内的战略投资者,同是1块多钱的价格,国内却没有人敢接手。

  再加上当时政府监管部门又有意让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才有美银等后来的进入。据称,为了确保建行上市成功,美银还和财政部签署了相关协议,其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据了解,当初监管层有意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本意是促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帮助实行现代化管理。

  实际上,在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中,这些海外战略投资者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专家指出,它们当初入股中资银行,不光展开了财务上的合作,更重要的是给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产品开发、服务升级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企业的治理水平、风险控制得到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近三年,应该说银行的盈利增长速度很高,改革以后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现在每年平均的盈利增长速度都能达到40%至50%。”郭田勇说。

  境外投资者本质上是抱着挣钱的目的入股中资银行,他们的大宗抛售行为多少影响到了中资银行的正常经营。中行和瑞银正在进行的多个合作项目因为后者的套现退场而中断。

  此外,外资顾问毕竟不了解中国国内的具体情况,即使具有丰富国际知识和经验,也并不能完全解决本地的问题。

  “我们要改变过去被动依赖外资的思路,转而寻求一条内生性的发展新路,比如培养国内的合格的战略投资者。”胡建军表示。(记者:陈圣莉 实习生:夏亮)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