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买”国际品牌背后的“中国式焦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买”国际品牌背后的“中国式焦躁”
2009年07月07日 08:1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前一阵子四川腾中收购美国通用悍马汽车的槌声未落,近些时日江浙一带民营企业竞购法国皮尔·卡丹服装的热闻又起。此交易几亿美金,那买卖数亿欧元,中国企业“牛”矣哉!中国民企“牛”矣哉!果其“牛”乎?未敢言也。在下窥察到的倒是一种“中国式焦躁”。

  可以说,品牌是企业各种要素长期优配的凝结物,品牌之于企业领导人心中的位置与分量,无须赘言。为了名牌,中国企业可谓殚精竭虑,使尽了十八般武艺。

  最初,为了产品畅通市场,一些企业采取的是“仿名牌”的捷径。此等招式长此以往,被仿冒的品牌企业自然不依不饶,政府方面也不会坐视不管,品牌企业与政府经常出面打击,只能使“仿品牌”这样做贼式的“品牌速成法”转入地下。此等现象虽然至今不见销声匿迹,在中国相当一段时间里恐怕也难绝迹,但永远只能是一种低下的境界,不足道也。

  对于那些越过了原始积累阶段的企业,特别是对有点儿思考和追求的企业家来说,毕竟“仿名牌”乃蟊贼所为,不入流,就势必与其分道扬镳,转入“创名牌”的阶段。这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方向。应该说,这么多年下来,中国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各行业、各地域或多或少都诞生了一批知名品牌,民众对国产品牌的认同感也日渐增强。我们应该为之欣然,更应该为之鼓噪。

  不过,创名牌并非浪漫曲。既要有不菲的投入,又得有不短时间的历练,特别是TWO大门敞开后,西方各国之各色品牌呼啸而来,日渐暴露出本土企业在资本、研发、管理、渠道等诸方面的差距。

  在此情势下,有的企业甚至一些领军型企业自创名牌的劲头不足了,“焦躁感”随之袭来。

  可以说,今时今日出现的收购国际名牌的“买名牌”现象,便是这种“焦躁感”外化的结果。

  在一些企业看来,“创名牌”太费力、太慢长;而“买名牌”就不一样了,国际名牌买过来似乎就可以畅通市场,就可以迅速取得商业利润。细细想来,这可能是种幼稚的幻想。我们看到,寻求出售的国际品牌,多是海外企业手中的鸡肋,在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大有“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之态。这恐怕就是很多接盘的中国企业最终未能摘得善果的重要原因吧。通用悍马这样的“油耗子”今天已在淘汰之列,皮尔·卡丹又岂有当年国人心中的至尊至贵?而我们国内企业还以为捡了便宜,捧回了珍宝,岂不令人讪笑捧腹?

  中国企业之所以缺乏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尤其是国际性品牌,恐怕还是在于创牌路上的功夫还没到家,特别是研发、设计、工艺与管理水平等核心竞争力有待大力提升。我在想,中国企业与其不惜血本去购买国外品牌(实际多只是部分品牌所有权),倒不如沉下心来自创品牌。倘若携几十亿元人民币之巨,更怀揣一番创中国世界品牌之豪情,必能聚集技术、管理、市场运营与品牌传播等各路英才,就不信打造不出属于你自己、更属于我中华的名牌!“买品牌”能得到什么呢?或许,你可以实现一定时期的商业目标,但缺乏内在创造力的机体,终难盛开不败的花朵,因为你买回的只是个“外壳”,买不到人家的精神与精髓。如此说来,“买名牌”与“仿名牌”虽不可同日而语,实有异曲同工之嫌。

  现在,大概没有多少人为我们中国是“世界工厂”而自豪。今番又屡见我中国企业在全世界“买名牌”的种种“大手笔”,我们不禁要为此捏一把汗。我在想,倘若我们的企业特别是行业优势企业都持此想法,那真有点儿可怕了。我们前为洋人做制造商,后为洋人做品牌代理商,还不彻底成了人家的“打工仔”?我不知道,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不时可见的海外巨擘出售资产或品牌的行为,是种阴谋呢还是种阳谋,但我却不愿看到,中国企业在懵懵懂懂中接手那些不知是福是祸的东西。

  不要焦躁,我的同胞,焦躁里有种不尽的苍凉。(谭俞雄)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