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产”为何广遭抗议 专业解读引发社会误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被中产”为何广遭抗议 专业解读引发社会误读
2009年08月18日 10:09 来源:华商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社会学家陆学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中产阶层正以每年大致1%的速度增长,已占到22%~23%。组成部分上,首先是私营企业主在扩大,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是中产;其次知识分子扩大了,白领扩大了。(8月17日 新华网)

  此言论一出,即遭一致的炮轰和抗议,大部分人感觉自己是“被中产阶层”了。

  从专业角度看,专家的说法并无不妥,但却为何广遭抗议呢?其实这不是新问题,而是一个老现象:它反映的是某些中产阶层一贯的低度自我认同感,和由此带来的生存焦虑。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我的床铺很大,我却从没睡好,我害怕过了一夜就被世界遗忘……”这首曾风靡一时的《中产阶级》的歌词,仿佛就是如今这个群体中某些人焦虑和不安的深刻写照。

  工作压力重负,“三十岁的年龄,六十岁的颈椎”,这就使不少白领虽然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却面临着各种职业病的侵袭和亚健康的困扰。为了不使自己掉队,于是,他们便不惜透支自己的健康和体力。

  与草根和最底层的阶层不同的另一特点是,中产阶层在住房、汽车、生活质量方面追求更舒适和精致,在子女教育方面更加苛求完美,这让他们又陷入了一种身份焦虑。需求与现实的割裂,让每天忙得昏天黑地的他们很难闲暇下来,放心地去享受本来已经不错的生活。

  此外,房价的不断上扬、子女教育费用的增加、经济环境竞争激烈等,都是导致他们紧张的因素。总之,面临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压力,我们的中产阶层还不是十分稳固,有些人甚至显得很脆弱。

  正如一个叫夏学銮的学者说的:某些“中产阶层的困境和烦恼,正是中国在发展过程面临的‘青春期烦恼’的真实写照”。

  中产阶层被赋予了社会稳定器的使命,政治上认为它是偏向于保守但很有实力的社会稳定力量。可如果我们的中层阶层缺少最基本的社会认同感,甚至让不良情绪笼罩着,这样的中产阶层,其维持社会稳定的功能并不能让人乐观。

  虽然这次专家的专业解读引发了一定范围的社会误读,但从民意角度看,这误读却仍有重大的意义,它折射出了这个阶层对自身社会保障和对幸福指数的渴求。

  因此,当前我们需要的是,能否尽快建立起中产阶层的自我认同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不是仅仅统计出中产阶层的人数和比例。(记者 张天潘)

【编辑:秦欣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