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地方GDP虚高时代如何终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时评:地方GDP虚高时代如何终结?
2009年08月24日 12:00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字体:↑大 ↓小

  今年上半年,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约1.4万亿元。各地数据显示,只有5个省份低于7.1%的全国速度。各地数据加总后,高出全国数据达9.9%。国家GDP与地方GDP不符已是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还存在哪些人为因素?如何才能终结地方GDP虚高的局面?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他们对此作出相关分析。

  北京聚智共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学博士李振勇:建立一个独立的统计系统

  国家GDP与地方GDP的不符,归根结底,是不完善的官员升迁机制和不合理的数据审阅机制造成的。在以GDP增量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的引导和驱使下,很多地方领导干部把精力紧紧盯在了统计数字上。而地方统计局又属于地方政府部门,地方统计部门报出的数据必须经过地方领导的审阅。为了自己的仕途,地方领导必然会让统计数据有利于自己的升迁,这就是造成人为数据的根源。

  要消除这些因素不但需要完善官员升迁机制,改变目前官员考核指标的机制,还要建立独立的统计系统,不受地方政府控制和随意指挥。

  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建军:从体制和制度上改革

  去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提出今年经济“保八”的增长目标。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目标,首先从计划上层层加码。中央4万亿元资金被分散到各地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着急上项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一些可加可不加的经济增量被加进统计数据,从而使GDP产生了一些水分。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从体制、制度上进行改革。国家统计机关应该统一核算,协调统一,明确计算细则,尽量减少差距。依然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坚持绿色GDP考核标准。另外,地方政府也需要改变观念,不能在惠民和GDP之间画等号。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凤田教授:严格执行统计问责制度

  增长数据造假在我国是有传统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就存在这样的现象。而现在不仅仅GDP数据造假,就业增长以及工资增长等统计数据都受到人为的干预,所以导致很多数据相当的不靠谱。

  有人将矛头指向国家统计局,其实国家统计局也很无辜,因为这些奇怪的数字都是各地统计数字的汇总。

  各地政府乐于造假的主要原因是GDP作为考核升迁的主要标准,一方面为了升迁,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GDP数据太难看。虽然《统计法》明确地写到将严惩统计造假,可是有谁因统计数据造假而被问责的呢?

  只有严格执行统计问责制度,才能减少或杜绝GDP造假的现象出现。此外,还应该尽快建立第三方的民间独立的评定体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改革党政干部的考核标准

  一些地方在考查干部的时候,主要是根据GDP的增长情况,从而决定党政干部的升迁。然而,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机制产生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地方党政官员为了增加GDP,不惜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实行竭泽而渔的发展政策,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凸显。

  考查党政干部不是考查他的社会群众基础,而是考察当地的经济建设情况;不是考察当地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而是考察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在这样的考核指挥棒下,许多地区盲目大干快上,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以至于经济多次出现过热现象。

  中国现行的《统计法》是政府的《统计法》,它只规范政府的统计行为,而不规范社会的统计行为。所以,这样的《统计法》具有天然的弊端,它使统计机关受制于政府官员,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干部考评标准给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刚刚修改颁布的《统计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统计机关的责任,但从整体而言,政府统计仍然存在巨大的缺陷。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加快发展社会统计机构,以社会“民意调查”取代传统的政府统计,只有这样,才能为党政干部考核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杨国华 张世祥)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