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投资或将持续 但增速缓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高投资或将持续 但增速缓降
2009年11月19日 09:05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1%,比上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把这一数据与前三季度我国GDP的增速变化对比,充分显示了投资效果得到明显的体现。同时,这一数据也淡化了今年初人们对大规模投资能否保持可持续性的担忧。

  如何认识这一轮投资的特征以及明年我国投资走势?针对人们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

  记者: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国投资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对于拉动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您认为当前我国投资需求具有哪些特点?

  郑超愚:最大的特点是,伴随金融危机,一般而言投资应该下降得更快,但是我国实行反周期需求管理,投资需求逆周期增长,这是最成功之处。说明我国反周期需求管理,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明显,也说明我国应对危机反应较快、力度较大,实现了经济的企稳回升,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非常成功。

  此外,如果考虑到物价因素,今年我国的投资增速更快。今年以来,PPI价格指数、上游产品价格下降得较快。因为上游产品的价格是顺周期的,比消费需求下跌的幅度更大。

  记者:今年上半年一些人还在担心我国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一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您认为明年我国的投资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郑超愚:2010年投资增速有可能会低一些,但是不会下降很多。投资需求的增长是在反需求管理的背景下出现的,预计明年投资的趋势应当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对宏观经济的判断,看整体经济的复苏状况。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还在企稳回升,世界经济也出现复苏的迹象,但是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反弹前景不确定。刺激经济政策的退出还要看经济的复苏。

  二是投资需求的增长主要是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国有企业投资。将来经济复苏、经济环境改善之后,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国有企业投资减少了,民间投资、民营企业投资、加工投资等直接的生产投资都有可能上来,这也是一个补偿性的因素。

  三是价格因素。明年的投资品价格会抵消一部分,不可能像今年下降得这么厉害。我预计,明年投资品价格指数积极反弹,有可能由负转正。

  此外,还有一个长期的因素,中国“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三高”增长模式还将保持5到10年。

  记者:您认为,我国“三高”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会持续几年,您能详细分析一下吗?

  郑超愚:长期来讲,从经济发展模式看,高投资仍然会保持下去。对于这一点,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对于高储蓄率产生了新的看法。原来认为高储蓄率是一件坏事,现在来看未必。中国的高储蓄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而一个国家经济运行高速增长关键是储蓄转化为投资。储蓄转化为投资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内投资,转化为国内投资需求;二是储蓄转化为国外投资需求,就是贸易顺差。

  前几年我国有那么高的储蓄,同时贸易顺差大,说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依靠国外投资消化了很大的一部分。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让我们认识到,储蓄转化为积累,更多的应该向国内投资倾斜,靠国内投资需求来消化,而不是依靠贸易顺差。依靠高储蓄、高投资,中国经济还是能够保持高增长的。

  记者:当前,民间投资逐步活跃,您是如何看待的?此外,对于产能过剩,您有何看法?

  郑超愚:对于民间投资,我们要看到两点: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难题,金融危机爆发后,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但这是各国共同的通病,并不能仅仅归责于我国改革的不彻底。二是先有民间投资的下降,才会出现政府投资的扩大。目前国有投资的大规模扩大,是因为社会投资下降才出现的。

  此外,垄断行业向中小企业的开放等都是长期的问题。我们不能把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混为一谈。垄断行业的开放,这是另外一回事。没有反周期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而更容易解决。

  生产过剩是个常态,计划经济是供给约束;市场经济是需求约束,基本都是过剩。需求和供给是相对衡量的,我判断目前绝大部分还是相对过剩,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由于经济的萎缩造成的。(记者 庞东梅)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