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款理财产品“打水漂”的教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103款理财产品“打水漂”的教训
2010年02月23日 14:5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一项不完全统计,2009年到期的5388款银行理财产品中,未达到预期收益的产品共有237款,其中103款遭遇零收益或负收益。这些收益“打水漂”的理财产品,值得产品设计者反思,对投资者也是风险教育。

  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或负收益,曾在2008年引起投资者的声讨,并成为投诉热点。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数量较上年增长约一成,零负收益产品的数量略有减少。让投资者翻船的主要是结构性产品及投资证券市场的FOF产品。不少产品设立于2007年四季度至 2008年上半年,受到全球股市、商品市场等回落的冲击。其中,某上市银行的“创赢7号基金宝”实际年化收益率为-43.72%,位列负收益理财产品之首。该产品成立于2008年1月31日,投资于A股市场上的基金,现因亏损而展期运作。让投资者看不懂的是,2009年股市大幅反弹,上证指数2009年1月31日至2010年1月29日上涨约50%,该款理财产品的期间净值增长率却只有10.32%。

  细看投资分析报告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创赢7号”先是生不逢时,在2008年熊市中遭重创。接着,在2009年犯了两个重大错误。年初投资过于保守,未能抓住底部建仓的时机,错失上半年的有利行情。下半年,投资策略变得积极,偏偏又碰上股市震荡加剧,从而投资业绩改善不明显。“创赢7号”公布的2010年2月3日理财单位净值为0.6275元,虽可展期运作至2011年1月31日,但错失2009年咸鱼翻身的机会之后,要想在2010年重新站上面值谈何容易。

  据称,“创赢7号”在2009年度主要投资了场内交易型指数基金。相比之下,上证50ETF和深100ETF在2009年的涨幅分别高达87.47%、116.63%。如果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依赖于指数基金,投资者还不如直接购买指数基金,那样的话,流动性更强。而去年103款理财产品零负收益,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流动性普遍较差,有的产品不可提前赎回,有的一个月开放一次赎回。

  显然,“创赢7号”的亏损不单是系统性风险所致,与管理人的理财水平有很大关系。从近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风格来看,不论挂钩于股市、汇市还是商品市场,几乎一致看多。只有当挂钩标上涨的时候,才能获得高收益。一旦经历市场震荡或走熊,零收益或负收益就不可避免。理财产品频频出现策略失误,让人怀疑银行是不是有意通过“对赌”来骗取客户。这是银行理财产品挨骂的两大原因之一。

  另一个挨骂的原因,是把高风险产品卖给不适当的客户。若错把高风险的浮动收益产品当作储蓄来推销,岂不是害了投资者。对此,2008年理财产品零收益风波发生后,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及销售加强了监管,更加强调适当性原则。但在销售中,仍有可能发生误导。

  展望2010年,股市震荡加剧,股指期货的推出使散户赚钱更难。同时,CPI增幅上升,各类资金跑赢CPI的理财需求增加。对银行来说,正是通过理财业务拉动中间业务收入的好时机。理财产品相对较高的资金门槛,意味着很多购买者属于优质客户范畴。若理财产品不断撞上“零负收益门”,势必损及银行在客户中的形象。因而,银行有必要从去年103款理财产品零负收益中吸取教训,提高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的能力,同时更好为客户规划投资组合。一言以蔽之,可能导致负收益的高风险产品不是不能有,但必须销售给适当的客户,并帮助客户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张炜)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