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有可能沦陷为“守业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创业板有可能沦陷为“守业板”
2009年09月22日 10:57 来源:厦门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周五就有10只创业板公司要发行了,虽然说是创业板一小步,资本市场一大步,但本质上名为业务创新,实为国庆献礼。而投资人似乎也没有出现监管层想像中的开户“井喷”现象。这是值得令人深思的,尽管花了很多的精力推广、教育,但实际却是多数投资人持观望态度。

  虽然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审核节奏加快了,但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和创新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加以判断,所以审批质量有待观察。创业板公司的这两个特质也决定了其有短期融资需要,而且其规模及抗风险能力都不及主板上市公司。如果审核周期过长,甚至像主板市场那样出现即使过会、上市时间也不能确定的情况,不仅会让创业板拟上市公司贻误商机,甚至有可能被拖垮。

  这种尴尬恰好暴露了现行的发行核准制度并不符合创业板市场的运行规律。发行核准制相当于监管部门给了投资人一个隐性担保,由于创业板比主板具有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在创业板发审委中吸收了行业专家也很难清楚地判断风险。如果“看走了眼”,日后难免遭到血本无归的投资人的埋怨。如果监管部门为了规避风险,采取僵化和较高的上市门槛,又会把真正有潜力的创业型公司挡在门外,让一些传统行业公司或者业绩稳定的非创业型公司滥竽充数,导致创业板名不副实,有沦为“守业板”的可能。

  除了发行核准制让创业板可能名不副实外,创业板公司原有股东持股锁定期太长,以及定价机制不健全导致融资额偏低的问题也让许多真正有潜力的公司对创业板敬而远之。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最近调查,只有16%的高成长新兴企业愿意在创业板上市,愿意去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数量是中国创业板的两倍,这也与大部分风险投资人士的看法相同。

  由于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的“大小限”锁定期完全相同,对于原有非控股股东来说,一般要1年-2年才可以“脱身”,与海外资本市场3-6个月的锁定期相比明显太长,这无形中增加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PE)和风险投资公司(VC)所投资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风险。此外,融资额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融资额的高低体现了不同市场的定价能力。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PE和VC投资的公司不太愿意在创业板上市。据《创业家》杂志9月初的统计,在首批申报创业板的108家企业中,接受过风险投资的只有不到30家,只有极少数外资VC参投。(陈文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