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首单或落户上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首单或落户上海
2009年07月03日 15:15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联合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预示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出进入了最终冲刺。市场最新消息,中国银行已率先成为试点银行,首单业务很有可能于近日在上海首推。

  人民币结算降风险省成本

  中行相关人士今晨向记者透露,目前市中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建设、系统调试和资金汇划测试等工作早已就绪。并且,中行此前已经确定了首批海外代理行及参与其中的中行海外分支机构名单,人民币清算账户协议签约工作也准备就绪。

  此次中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将覆盖大宗商品特种钢、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等在内的多种贸易产品,将做的业务品种将涵盖进口开证、出口来证、汇入汇款、汇出汇款等现有结算方式。目前,已有不少企业联系中行希望叙作该业务,其中包括国家产业振兴政策扶持的重点企业、工程类走出去战略企业、老牌外贸企业、高新科技民营企业、央企下属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7月2日,央行公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后,交通银行表示,该行开展相关业务的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

  据了解,交行上海市、广东省、深圳、珠海、东莞等5家试点城市分行,将率先为境内试点企业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为境外参加银行提供代理行账户清算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结算不仅降低了汇率波动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也减少了企业的结售汇成本。目前银行对大型企业结售汇有一定的优惠空间,但小型外贸企业的兑换成本基本与个人相同,为3‰。如果以平均2‰的兑换成本计算,仅中行上海分行2008年8000多亿美元的结算规模来计算,就可节约兑换成本16亿美元。

  弱势美元困扰出口企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欧元、日元等传统结算货币的汇率大幅波动,对我国企业形成较大冲击,尤其是弱势美元政策使出口型企业的收益产生大幅缩水。一大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迫切希望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出后,企业可实行人民币结算,一方面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减少外汇兑换损失,锁定财务成本,估算企业预期收益;另一方面,由于省去货币汇兑环节,简化手续,企业进而可降低交易成本。

  据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进入倒计时,外贸企业汇兑风险将大大降低。

  专家点评

  监管部门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教授认为,跨境贸易结算的开展将使大量资金向上海汇聚,上海将逐渐成为国际支付与结算中心。随着业务试点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人民币国际结算衍生服务机构,如金融咨询、会计事务所等也会云集上海,这也有利于上海不断完善金融市场格局,提升金融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将使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达到一定规模,继而产生投资需求,而上海较为完备的金融要素市场为人民币的回流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人民币投资产品的创设,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将成为人民币回流的“吸铁石”。就目前而言,试点必将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产生助推力,进一步推动上海的金融开放和创新。

  财经评论员叶檀则认为,与重整美元金融秩序的另一条路——拥护特别提款权相比,以人民币结算开始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要 “靠谱得多”。但她指出,人民币结算不是对企业的考验,而是对央行、商业银行和外贸部门管理能力的严峻考验,如何管理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强制结汇式的外汇管理制度、外贸管理制度将遭遇严峻挑战。 “央企的上千家境外企业,到现在在套保等领域中盈亏多少尚未公布,现在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到底能否应对挑战?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也指出,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试点刚刚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首先要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其次要让外商投资者接受人民币结算这种方式;还有就是要注意积累管理经验。“现有的外汇市场体制将被打破,进而建立新的制度,如何管理好这一新制度将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赵锡军说。(崔烨王毅鹏钱妤)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