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医治“人情报价”全流通发行是良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医治“人情报价”全流通发行是良药
2009年02月12日 10:56 来源:天府早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IPO报价门"显行业潜规则 业内:询价机制待改革

  询价机制自2004年引入到国内股市以来,一直问题不断。在日前召开IPO询价对象自律工作会议上,又有中原证券、景顺长城基金公司等36家询价对象因为在2008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而受到中国证券业协会的 “自律处理”。据统计,在去年3月之后发行的50多家公司中,询价阶段询价机构存在“关系报价”、“人情报价”嫌疑,报出天价的上市公司超过20家之多。

  在国外股市里,询价制度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制度。但引进我国股市之后,询价机制的合理定价功能似乎从来就不曾体现过,以至新股询价的功能变身为一种“利益输送”。

  询价发行制度在国内股市的如此蜕变,除了国内询价机构自身的素质较差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内新股发行制度总体上出现了问题。因为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就是一个让上市公司多圈钱的制度。发行制度维护的就是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的利益,损害的则是公众投资者利益。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非全流通发行。

  为什么要实现非全流通发行?非全流通发行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抬高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这样上市公司就可以发行少量的股份,而获得大量的融资额。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不会因为公众股的发行而失去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询价机构之所以可以在询价过程中报高价,是因为在非全流通发行中,流通股数量偏低,而上市时股价又高企的缘故,这就给了询价机构报高价的机会与空间。实际上,如果是全流通发行,让控股股东与发起人股东的持股成本与公众股的发行成本接轨,那么,这种高报价的行为就行不通了,会受到控股股东与发起人股东的坚决阻止。

  所以,要完善询价机制,杜绝询价机构“关系报价”、“人情报价”,关键是要从全流通发行着手,让控股股东的利益与公众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样不仅上市流通的股份大了有利于抑制股价,抑制发行价;而且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及保荐机构也无需与询价机构来拉关系、攀人情了。(皮海洲)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