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中国政策性金融陷发展迷局 需打造规范体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贾康:中国政策性金融陷发展迷局 需打造规范体系
2009年03月24日 11:11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为了应对当前的外部冲击,实行有效的政策调控,支持现阶段及长期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等。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来调动资金,以形成资金的合力,对需要政策倾斜的事项予以支持。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设因此是一个不能不讨论的话题。——编者

  ●各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支持灾后重建、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表态,与它们的运行机制,明显地成为“两张皮”。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英国和日本都存在着非常清晰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必须考虑在财政直接支持和财政不支持的中间地带,形成一个财政间接支持或者说以财政为后盾引导、调度各方面共同参加的一个运行体系,以追求公共财政应追求的较高绩效。

  身处两难境地

  政策性金融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参与资金与资源配置的特定途径,它可以降低实现国家战略与政策目标的社会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

  然而,我国经过10多年的关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探讨和尝试之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框架不是更清楚了,而是更模糊、更令人惶惑了。

  在2008年我们有这样一些具体的感触,比如,发生了大地震之后需要救灾重建;在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各方面呼吁需要支持中小企业;在中央三中全会对于农村和“三农”问题有了系统性的指导性意见之后,各方面都认识到需要进一步支持“三农”……

  但是我们在运行中可以看到,各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对这些事项的表态,和它们的运行机制,明显地成为“两张皮”。对于灾后重建,金融机构的表态都是非常明朗的,但是需要考察一下有没有支撑它持续做这种事情的运行机理。有些金融机构、银行确实出了钱,也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决策程序,但是它的资金运用完全不是它的运行机理可以长久支撑的。我们也注意到,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各家银行的表态都是非常鲜明的,但是中国人民银行计统司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各家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规模比上年明显降低。还有在支持“三农”方面,以对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为例,从它的具体运行机理层面稍加考察,我们就发现,它难以解决以后怎样以企业化的定位来支持“三农”的运行机理问题。

  另外,可以说我们国家现在已找不到主力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找不到像样一些的政策性银行了。原来国家成立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中,财务指标最好的国家开发银行实行了商业化,其他两家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则比较有限。

  再从某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演变来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如一个国家级的信用担保机构,当时由财政和经贸委各出2.5亿元组建,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中央级的信用担保机构的旗舰。其政策性的定位本来是非常明显的,但只是表现在它建立的初期,以后它碰到的是一个两难问题:如果继续追求建立时的政策初衷,它就要碰到资金萎缩的困难,而这个资金萎缩是没有办法向各方面交代的;它如果想让自己持续发展,就要改变初衷,转而追求“短、平、快”,追求商业化。现在这个机构为求自保,已经明显地向商业化转变。

  但是,我们又可以在地方层面看到大量的变相的非规范的政策性融资,而且在很多地区的发展中间,它成为重要的支撑因素。我们可以考察一下上海、重庆、合肥,也可以考察一下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前面的顺德。在其实际运行中,都有这种不称为政策性融资,但实际上起了重要作用的政策性融资行为。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