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再现创富神话 三大模式造就十亿级富豪——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资本市场再现创富神话 三大模式造就十亿级富豪
2009年07月06日 09:2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桂林三金、万马电缆、家润多三家公司成为IPO重启的开局者,A股市场上的创富故事再次得到演绎,桂林三金的控制人邹节明家族财富达36亿元,万马电缆的控制人张德生父女的财富也将达到17亿元。

  港股的大幅反弹,也使得香港股市在6月份也迎来了IPO的小高潮,6只新股扎堆赴港上市,集资总额达128亿港元,其中就包括成龙代言的洗发水生产商霸王国际和综合性体育用品公司361度。上市后,361度的老板丁氏家族的身价超过40亿港元。

  不但IPO重启在创造10亿级富豪,一些此前投入到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也随着解禁期的到来而大肆套现,成就了无数富翁。其中,紫金矿业的大股东陈发树,从4月27至7月1日减持近3亿股,套现28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个人“套现王”。

  短短一两个月时间,中国内地的10亿级富豪榜中,又多出了几个新面孔。从这些新晋富豪的发家史可以看出,三种途径成为创造财富神话的“高效”模式。而这三种模式,既有必然因素,也不缺偶然性;或艰辛、或冒险、或充满争议,值得细细品味。

  模式一

  品牌造势财富发酵

  361度丁氏家族:香港上市身家增至40亿

  6月30日,福建晋江361度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361度本次发行5亿股新股,其中5000万股在港交所上市,4.5亿股进行国际配售,募集资金18亿港元。361度成为继安踏之后,又一支在晋江崛起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以361度的创办人丁氏家族持有10亿股计算,丁氏家族身价超过40亿元。

  作为一家民企,361度从2000元起家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知名体育用品品牌并成功上市,丁氏家族的创富过程,是晋江民营企业家群体的生动写照。

  起步即树立品牌意识

  晋江的陈埭镇是我国的运动鞋之都,据说晋江仅制鞋企业就超过3000家,除了“李宁”,CCTV—5里所有的国产运动鞋品牌广告几乎都来自这里。1983年,靠务农维生的晋江人丁建通借了2000元钱,在家里开设华丰鞋厂,开始了361度的创业之路。

  1986年,华丰鞋厂改名“万事乐”,并引进了台湾的制鞋机器来生产运动鞋和休闲鞋,产品畅销,为丁建通积累了原始财富。1994年,万事乐改名为别克公司,开始生产自有品牌运动鞋。后来,丁建通放弃“别克”品牌。经过2003年的过渡后,2004年“别克”正式改名为361度。

  李宁公司原中层干部谢远友长期跟踪361度的发展,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361度的成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品牌意识强,一直坚持推自有品牌产品,不像很多企业满足于为海外客户代工;另一方面,在体育营销上敢于投入,借助雅典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之机进行强势推广,从而获得了超常规发展。

  大手笔的体育营销

  在体育营销上,361度表现得十分激进。2004年,借雅典奥运会之机,以新品牌出现的361度广告投放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仅在奥运会期间就投入了将近1000万元。2005年12月8日,361度与CCTV-5“娱乐篮球”正式签约,三年累计投入将超过6000万元现金;2006年12月18日,361度PK掉国际巨头耐克,以1.25亿元人民币,拿下央视2007—2008年体育赛事直播的体育用品唯一合作伙伴权,争取到了北京奥运营销的王牌;2008年11月18日晚间,央视2009年第15届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部分结果揭晓,361度以15800万元击败李宁、安踏,中标“中央电视台2009体育频道服装指定供应商”;3天之后,361度豪掷3.5亿元正式成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整个陈埭镇,只有361度和安踏有这样的大手笔。”丁建通曾经这样谈到361度在体育营销上的投资。

  361度总裁丁伍号(丁建通之子)表示,这次在香港上市所募集的18亿港元资金中,将拿出7亿港元用于推广及赞助活动。显然,在品牌营销上尝到了甜头的丁氏家族,将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类似个案霸王上市,陈启源成内地洗发水行业首富

  7月3日,霸王集团在港上市,集资15.5亿港元。霸王集团掌门人陈启源和万玉华夫妇通过FortuneStation公司拥有霸王集团2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8亿股的75%。若不考虑超额配售,按收盘价3.03港元计算,陈启源夫妇身价为63.63亿港元。一直以“中药世家”身份自豪的陈启源、万玉华夫妇,1988年成立霸王公司时,主要生产啤酒香波,完成原始积累后,霸王1998年开始生产果酸首乌和皂角首乌洗发露。经过11年的积累后,陈启源夫妇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中药洗护王国。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