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区域化已逐渐形成 国际化进程正在提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人民币区域化已逐渐形成 国际化进程正在提速
2009年10月06日 01:01 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2008年7月1日,整修完毕的台北松山机场在站内增设人民币兑换点,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抵达后,将开始服务。 中新社发 徐长安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以下为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2009年10月5日节目文字实录:

《中国符号 改变世界》之二:人民币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的国庆特别报道《中国符号 改变世界》。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10年前他在香港购物的时候,很少有商铺愿意接收人民币;而现在,香港的绝大多数商家都乐意顾客用人民币支付,因为人民币很坚挺,升值空间比港币大得多。事实上,人民币不仅让众多的海外商家态度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它正在全球的金融格局中刻下深深的中国印记。今天我们就来关注这个改变世界的中国符号“人民币”。

  2009年3月底,金融危机笼罩全球已近半年,伦敦G20峰会即将召开,各国首脑都在苦苦寻找拯救经济的良方。而就在这个时候,来自中国的三篇文章,引发全球政界领袖的激烈争论。

  这三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他的文章主题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应该以一种超主权货币来取代美元。

  美国总统奥巴马率先反对,随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均表示反对超主权货币;而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卢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则支持周小川关于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构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务副总裁波图加尔:“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国家。”

  全球政界最高层之所以对中国央行行长的文章引发争论,是因为中国在全球金融的影响力已无法忽视,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作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正凝结在中国央行发行的这张薄薄的纸币上,它呼吁,它要求,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公正的国际金融环境。韩国《朝鲜日报》认为,围绕国际储备货币的全球“货币战争”将进一步升温。英国《金融时报》刊发社评,题目为《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

  人民币正在全球金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代表中国金融实力的人民币却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地位和购买力。

  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战争的枪炮声中,中国人民银行诞生了。当时年轻的央行面对的是一个严重通货膨胀的烂摊子和各解放区分散发行的各种货币。

  这是当年发行的的第一版人民币,面值从1元到5万元,这样大的跨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建国之初物价波动的惊人幅度。由于国内物价的猛涨,使得当时的人民币对外也极其不稳定,1949年3月600人民币可以兑1美元,到了1950年3月,就变成42000人民币才能兑1美元,短短一年时间,汇率大幅度下跌多达52次。

  丁志杰:“那也就是说在那个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面,人民币的贬值达到98%以上,那就是说人民币基本上开始一文不值。”

  1953年,我国进入计划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的人民币也开始发行,按1万元旧币折1元新币进行兑换,从此,人民币汇率在之后的16年间都在一条平整的直线上运行。

  吴念鲁:“当时的人民币只是做统计使用。”

  根据这样的计划,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长期稳定在2.4618:1,简单地从数字上看,当年的人民币似乎相当值钱,但实际上在对外贸易中,比人民币牌价更有价值的却是另一个价格——换汇成本。

  吴念鲁:“人民币对美元的换汇成本大概是6块多钱,6块多钱,就是一个美元要合6块多钱人民币。”

  2块多的外汇牌价和6块多换汇成本,显示出人民币已经被严重高估,这给当时的汇率制度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种汇率制度不可避免地让当时的外贸出现了一个畸形的现象:一方面国家提出千方百计要扩大出口,但另一方面出口越多,亏损越大,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

  这一时期,人民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稳定,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经济已经十分落后。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则不到2.6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