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传言越澄清越恐慌 股市放量跌破3200——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紧缩传言越澄清越恐慌 股市放量跌破3200
2010年01月21日 10:15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进入新年,政府一再强调新年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然而监管部门进行了频繁的货币调控,市场便在一热一冷之间反复震荡摇摆,稍有风吹草动都引来市场的一片惊恐。政府信贷调控政策成为了影响近期市场的一张晴雨表。

  昨日,“近期央行将加息0.27个百分点”、“各主要商业银行接到主管部门口头通知,要求全面停止1月份剩余时间内的新增信贷。”两则传闻在市场中流传开来,导致股市放量大跌不止。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失守3200点和13000点整数位,双双出现3%左右的跌幅。

  信贷一调控股市大波动

  尽管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上午在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出面否定停止放贷的消息,但是,市场还是在“加息预期”的另一则传闻打压下,径自往下跌。沪指收报3151.85点,较前一交易日收盘大跌95.02点,跌幅达到2.93%。深证成指当日未能守住13000点整数位,收盘报12916.15点,跌幅达到3.25%。

  记者昨日向多位银行业人士求证,均称没有听说加息。“这一说法肯定是谣言,存款准备金率刚刚上调,现在加息的可能性很小,消息有点不靠谱。”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昨天的大跌是空方借机打压股市。

  然而,市场对信贷政策的“极度敏感”反应却是不争的事实。央行在工作会议上再度重申了适度宽松政策和把握投放节奏等工作重点。但话音刚落,央行即在公开市场上出手,迈出了微调步伐,也开始触动了市场的敏感神经。

  从新年的第一周开始,央行开始密集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短短三周时间内,央行已经累计发行了2560亿的央票回收市场流动性。此后,央行调高三个月央行票据利率涨4个基点,进一步加强回收流动性的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利率上升幅度不大,但作为央行动态调控的窗口,央票利率调整预示着新一轮微调已经开始。受此影响,昨天沪指跌破3200点,跌幅达到2.8%。

  10日,国务院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二套房首付和贷款利率都提出严格要求。规定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股市再度被打压。

  12日,央行表示18日起,对“除农信社外存款类金融机构调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政策正式生效。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正式上调到1.6%,冻结银行系统中296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政策出台第二天,市场再度跌至3170点,跌幅位3.09%。

  至此之后,市场关于信贷调控的传言不断,往往流言传出就大跌,在相关部门澄清后回稳。再大跌,再回稳……有股民抱怨,“最近玩的就是心跳”,让人摸不着。

  真假难辨市场越发谨慎

  这边是频频的信贷调控:出动存款准备,频繁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大力窗口指导调控贷款……一系列的手段似乎显示着监管部门对新一年信贷调控的决心。然而,另一边,政府一再重申适度宽松政策,表示把握投放节奏控制投放方向将是工作重点。市场中空方和多方两股力量也在利用不同消息相互交锋博弈。

  存款准备金上调后,很多经济学家也纷纷站出来表示,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标志,更多是一次中性的货币调控工具的使用,对银行业造成的影响不会太大。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政策目前已经转向。陆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年初已经出现信贷过度投放势头难抑的趋势,对于银行来说是央行政策的拐点。

  “1月份新增贷款数量过大引发监管层的关注,但是如此高速的增长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决策者不会采取过于激烈的管制措施。”巴曙松则分析指出,目前主要的约束条件在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2009年增长较快的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贷款约束、存贷比约束以及不良资产考核约束等。

  渤海证券分析师张雷也表示,考虑到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和CPI都会高于2009年,而新增贷款则会有所减少,货币环境宽松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将难以避免,未来流动性总体将会相对逐步偏紧。分析师表示,投资者将越发谨慎。对于后市,湘财证券分析认为,权重股压制着指数,大盘将继续震荡,等待突破。中原证券也在报告中指出,短线股指窄幅振荡可能性依然较大。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