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臧棣:诗歌的新旧之分被道德化,被当成风格选择

2015年09月21日 09:3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前天,朝内166号文学公益讲座迎来了第十三讲,此次讲座对象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创作与翻译都堪称翘楚的穆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写文学史”以来,穆旦与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等重新被发现与被肯定,被认为是中国最杰出的现代诗人以及最重要的诗歌翻译家。

  从2013年9月以来,朝内166号文学公益讲座陆续请到陆建德、刘文飞、止庵、史航、黑马等知名学者、作家、评论家,来为听众介绍并深度解读菲茨杰拉德、托尔斯泰、伍尔夫、海明威、劳伦斯等文豪的其人其文。

  与一直以来对讲座对象文学造诣的要求一脉相承的是,此次做讲座的嘉宾请来了北大教授臧棣,他也是当代著名诗人,著有诗集《燕园纪事》《风吹草动》《新鲜的荆棘》《沸腾协会》《宇宙是扁的》《骑手和豆浆》等。

  臧棣认为,回顾新诗百年,虽然争议不断,但作为中国现代诗标志性人物,穆旦依然是我们的传奇。从文学史的格局看,穆旦之前的两代诗人对新诗现代性的理解,已陷入一种两难的困境。“诗歌的新旧之分被道德化,并被当成了一种风格上的选择。只有在穆旦这代诗人那里,新诗的现代性才被强力推进为一个历史性的语言事件。”臧棣说。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