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说他人是“垃圾”不是学术批评

2015年09月23日 14:5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9月20日晚,“点墨轩艺术空间”发布一篇“人大历史教授孙家洲与新招硕士生断绝师生关系”的公开信,在信中,孙家洲称他“新招收的硕士生郝相赫发出的微信,居然对阎步克先生、 韩树峰先生无端嘲讽”,“我在此宣布:郝相赫从现在起,已经不是我的弟子”。而郝相赫随即声明,称他的言论发表在微信朋友圈,“我在私人空间里说话自然随便一些,这些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在于,微信朋友圈是不是私人空间?在我看来,很难说是一个纯粹的私人空间。一个人朋友圈的朋友,一般也在三位数吧,以100人计,发一条帖子,相当于对着这100个人发表了一通演说。我们只要想象一下这一场景,就很难认同朋友圈是私人空间。朋友圈的信息,非常容易传到朋友圈外。最有力的证据是,孙家洲这封断绝师生关系的信件,也是发在朋友圈,流传到朋友圈外,孙本人并不知情。事实证明,朋友圈不是私人空间,而是一个半公开的场所。所以郝相赫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能以朋友圈是私人空间而为自己辩护。

  当然,阎步克、韩树峰这些学者也不是不能批评,特别是其学术,既然公之于众,就要接受读者在任何场合的评头论足,有赞有弹,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也是很多人同情郝相赫的原因。但问题在于,如果把郝相赫的言论看作学术批评,那么未免就把学术批评的水准拉得太低了,或者说让学术批评这个词蒙羞,“阎步克这个垃圾”,这能算是学术批评吗?或者说这难道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批评的水平?毫无疑问,这不是学术批评,这是人身攻击。

  也有人以言论自由为郝相赫辩护。没错,郝相赫有说他人是“垃圾”的自由,但自由同时意味着责任,既然说了这言论,就要准备承担相应的责任。孙家洲的反应也并没有干涉郝的言论自由,而是行使他作为导师的权利,让郝相赫为自己的话付出了代价。作为导师,孙家洲无非有这么几种选择:其一,赞同;其二,不赞同但装聋作哑;其三,不赞同,说服学生停止这种作法,然后耐心地等待学生改变态度;其四,不赞同,在劝说无效后终止师生关系。我想最糟糕的是第二种作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第三种作法最为理想。第四种作法虽然不是最优,但也是老师的权利。按照规定,师生都有互相选择的权利。老师不满意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拒绝继续担任其导师。但学生的学籍不受影响,学生可以由其他导师指导。

  当然孙家洲的做法也是有问题的,不愿意继续带郝相赫,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就行了,在朋友圈这样半公开的场合发信宣示,酿成公共事件,对郝相赫的当下和未来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虽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要为不当言论付出代价,但这个代价未免有些太大了。孙家洲此举,显然也有失为人师者应有的厚道。

  (作者周云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