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8年前就有人专程打“飞的”游南京(图)

2015年10月21日 11:26 来源:江南时报 参与互动 

  民国时期的南京作为当时的中国首府,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想知道那时的南京是个什么模样么?别着急,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昨天正式推出的《金陵屐痕》一书,收集了54篇原汁原味的民国“驴友”在南京游玩后写下的游记,全面展示了民国南京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风貌。

  江南时报记者 程岚岚

  1949年的南京旅游者骑驴出游

  《金陵屐痕》的编著者、南京市旅游学会会长邢定康告诉记者,早在清代末年,南京的现代旅游业就出现萌芽,1910年举办南洋劝业会吸引数十万中外人士前来南京旅游。之后,南京就出现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旅行社——中国旅行社,成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里程碑。“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来南京旅游的人日益增多,意犹未尽的游客,将旅游体验写成游记,登载在由中国旅行社创办的《旅行杂志》上。”《金陵屐痕》收录的,就是民国时期的游记,其中47篇出自《旅行杂志》。

  一篇原载于1949年《旅行杂志》上的文章《雨中游屐》,就向读者回忆了其在1946年,与友人在南京自中山陵骑驴往灵谷寺游谭墓,再由谭墓骑驴到明孝陵的过程中,沿途的景色:“一路疏雨蒙蒙,杏花如锦,远山近林,尽入画面。”从当时留下的照片来看,两位骑着驴游玩一番后,在灵谷寺下合影的身影,可不就是今天“驴友”的前身么?而且相当的名副其实。“当时游玩中山陵,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毛驴。”邢定康笑着说,“除了毛驴外,当时还有马车可以乘坐。”

  邢定康表示,马车,可是南京当时最有名的两大交通工具之一。“而且马车是有停泊站头的,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约有6个左右的停泊站头,就像今天的公交站台。其中,大行宫到鼓楼,就有一站。”

  中山路在民国时期就已现拥堵

  《金陵屐痕》一书,记者简略地翻看了一下,发现该书收录的文章,被分为“览胜篇”、“行游篇”、“交通篇”三个部分,内容涵盖了民国南京的景区景点、住宿、餐饮,以及往来这座城市的城际交通等,可谓民国南京的多方位记录。邢定康表示,之所以做这样的选编,是希望现代人通过民国旅游人的视角,观察和了解古老的南京。

  同样刊载于1946年《旅行杂志》上的游记《京华烟云》,就在描述南京风貌的同时,也记录了南京的交通和交通工具。首先,南京留给作者的印象是“大小吉普车多,多得几乎无法估计,在漫长的中山路上,喇叭的声音,此起彼应,没有一刻宁息……”看来,那时中山路上就已经有了拥堵,南京大都市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如此拥堵的路况下,当时的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呢?这位作者也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指挥交通的警察,站在十字路口的平台上,非常肯卖力气。他指挥你的汽车转弯时,整个身体随着他的手势,在平台上也转了一个弯。所以,同时有两部汽车要去两个方向时,他在平台上就要绕一个圈子。”作者字里行间体现出的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似乎瞬间看到了69年前(1946年),那个正繁忙指挥着交通的警察。

  花75分钟从上海打“飞的”到南京

  现在很多吃货想吃某个城市的美食,自驾、坐火车、打“飞的”已是习以为常。但若是把这种行为放到78年前(1937年),你敢想象吗?这不,《金陵屐痕》收录的文章中,就有这么一篇《空中旅行记乐》,作者记录的就是他打“飞的”从上海到南京,游玩以后当天往返的“疯狂”经历。

  在这篇文章里,你能看到作者孟述祖花了75分钟,从上海打“飞的”,于早上8点一刻抵达南京,游玩了8个小时后,再乘“飞的”返回上海的完整经过。在这短短8个小时内,孟述祖步行300步游览了当时的党史陈列馆,也就是现在的第二历史档案馆。然后分别使用马车、出租汽车、人力车等交通工具,先后游览了中山陵、夫子庙、灵谷寺、玄武湖等景点,还顺便走访了亲戚。晚上5点零5分,他又乘飞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坐飞机回上海,到家才6点多钟,正好吃晚饭。

  “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基本上把南京的交通工具都坐完了。他的一日游体验,可以说为南京旅游的史料增加了丰富的一笔。”邢定康说。

  游记处处体现了“小清新”文笔

  该书的责任编辑谢微,在编完这本书后,被书中作者“小清新”的文风深深打动了。“这些作者中的大部分人,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他们的字里行间,却洋溢着民国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怀。”

  他们认为在游玄武湖的时候,“能学得大自然的严肃与豪华,拘谨与奔放,雄伟与纤细”“能充实你的生命,丰富你感情的泉源”。他们喜爱雨花石,又担心雨花台的石子会被贪婪的游客搜寻光。他们施行“春牛首、秋栖霞”的旅行安排,更爱金陵的肃穆与天然,而鄙夷秦淮河上过分矫揉粉饰的所谓“摩登”。

  他们将北极阁称作“树里山”,对山上那“多叶的树、多花的树、嫩绿的树、浓绿的树,不计其数的树,各种各样的树”连成一片的壮观艳羡不已。相比高档饭店里的豪华筵席,他们更爱在薄暮下的夫子庙,坐在长凳上吃一碟油煎锅贴。他们觉得风韵淡雅甚至有些荒寒寥瑟的莫愁湖比“断桥残雪”之景更妙。他们亦曾在疏雨蒙蒙中,骑驴自中山陵往灵谷寺游谭墓;杏花如锦,远山近林中,他们当了一回最早也是最风雅的“驴友”,将小清新之风格发扬到了极致,足以让今天的小清新们汗颜。

  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让人感动

  除了对美的感受之外,这些民国的作者们在文章中也显示出他们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与一份浓浓的爱国情怀。有人在民国二十六年撤离南京之时,带走了紫金山脚下的一撮泥土,之后在战乱中辗转,一直将这一包泥土随身带着。八年抗战结束后,他复原乘飞机回来,当飞到紫金山上空时,他将这一包珍藏多年的泥土自飞机窗口抛洒了下去,诗意地表达了一份浓浓的怀土之情。

  可以说,《金陵屐痕》里的文章不仅仅是对南京风物景色的记述,更多地反映了金陵古城的人文情怀、城市性格,带有鲜明民国时代特色,读来令人耳目一新,饶有趣味。据悉,此次南京出版社出版的《金陵屐痕》与去年出版的《金陵旧颜》《金陵物语》两部,都被列入“南京印象”丛书系列。“南京印象”丛书致力于对南京民国文化的开垦与整理,再现老南京风貌。《金陵旧颜》主要介绍了“名人笔下的老南京”,《金陵物语》重点介绍了“外国人眼中的老南京”,此次出版的《金陵屐痕》则是“旅游者眼中的老南京”。

  “我们编著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就是书中的很多作者查不到出处。但我们还会继续做这项工作,尽量多的找到文章的原作者。”邢定康说。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