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访《山丘》导演马岩:不看戏剧 就让戏剧来你身边

2015年11月05日 0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专访戏剧《山丘》导演:降低戏剧门槛 重建观影关系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专访《山丘》导演马岩:不看戏剧就让戏剧来你身边

  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唐云云) 参加完乌镇戏剧节嘉年华单元的咖啡话剧《山丘》,7日将在北京与观众见面。日前,中新网记者专访了该剧编剧、导演马岩。曾有多部咖啡戏剧作品的马岩,希望通过这种戏剧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戏剧,而这,也是他所坚持的“全民戏剧”理念的一个表现。

  让戏剧主动走到观众身边

  《山丘》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咖啡馆的故事,三个事业遇到瓶颈的中年男人相约在此,等待一个投资人出现,带来事业上的好转,但投资人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出现。而三个男人等待过程中的纠结、猜疑却展露无遗。

  马岩首先解释了咖啡戏剧的概念,“这一戏剧形式起源于欧洲,借助咖啡厅原有的舞美、装修等创造戏剧故事。故事可以发生在咖啡厅内,也可以在咖啡厅以外”。将咖啡戏剧带到国内后,马岩将内容、题材做了更贴近生活的处理。而这时,“咖啡厅”本身的概念也扩大到餐厅、游乐园、工厂、仓库、公园等,成了人们经常参与的空间。

  除了《山丘》,马岩还有《大剩人》、《家宴》等咖啡戏剧作品,也推出过《劳山道士》等剧场作品。咖啡戏剧是他始终坚持去做的,在他看来,剧场作品吸引的往往是专业观众和戏剧发烧友,演出场地有限,但咖啡戏剧更亲民,可以把专业、高水平的戏剧带到观众身边,让他们接触、了解、喜欢上戏剧。

  “你想,如果是在咖啡厅表演,就很容易吸引到经常去咖啡厅的人,他们可能从来不看戏剧。‘不看戏剧,就让戏剧来你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了解艺术”, 马岩补充说。

  观众参与度高 演员演技要求高

  “在咖啡戏剧中,观众很多时候变成戏剧的一部分”,马岩告诉记者,“这可以打破第四堵墙,重建观演关系,让观众身临其境。而观众有时候参与戏剧表演,有时候站在客观角度,身份很灵活。这对观众并无演技的要求,可以说是零门槛的。因为咖啡戏剧本身就是在演绎当下的生活,观众只需要放松、做自己,表现出最真实的状态就可以了。至于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演员会用演技应对观众的反应。”

  但这种戏剧形式,相较小剧场,对演员演技有着更高的要求。马岩解释道:“咖啡厅的空间概念、架构跟剧场不一样,需要演员有更好的把握。而且因为表演时距离观众特别近,要求演员有影视表演经验,知道观众哪个视角观看更好,注意微表情,甚至呼吸都要控制。跟剧场表演不一样,演员没有跳进跳出,需要一直在表演场地,体力上考验大。”

  “另外,开放的形式更需要随机应变。我们甚至希望演员有舞台事故经验,这样一旦有状况发生,他们能处理得更好。”马岩调侃道。“《山丘》的演员都是经过之前三四个剧的合作最后留下的,舞台经验很丰富。”

  不断调整出最好效果

  《山丘》参加了今年的第三届乌镇戏剧节嘉年华单元,演员与观众合力完成表演,收获不少好评。用马岩的话说,当时现场“观众很嗨”。针对露天演出,乌镇艺术节版《山丘》里,马岩将台词全删掉,调整成了一部“默剧”。“但我们加入了很多形体、舞蹈、音乐元素,演员到观众中间去跳舞,观众也可以随时参与进话剧,互动特别充分。当时,有很多参观戏剧节的游客,他们走到我们的表演场地,就‘乱入’了,演员和观众互动,甚至带一个观众和另一个观众互动,观众都反映很嗨。”

  “观众感受好才是真的好,这就是我们做戏剧要达到的目的。”马岩强调说。

  其实,在参加乌镇艺术节之前,今年7月份,《山丘》已经在北京进行了预演。“我会不断根据观众反馈对剧进行调整,在故事主线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一些故事设计和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方式。11月7号的演出,《山丘》又将恢复成有台词的(作品),而且故事情节更加丰盈。”

  另外,马岩还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坊,每周三、周四定期举办剧场游戏等互动,希望影响到更多的观众。周末,他还会组织一些戏剧培训,帮助演员提高演技。这些都是他在“全民戏剧” 方面的尝试。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