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威《仪礼》简:天下第一简

2015年12月06日 09:2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仪礼》简

《仪礼》简

  甘肃省武威市城西南15公里的祁连山麓、杂木河西岸的磨嘴子,地势起伏,田园阡陌,并有杂木河水源灌溉之利,很早以来,就是一处便于人类居住、从事生产的好地方,所以不仅保存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而且有很多的汉代墓葬。1959年,在磨嘴子的一座土洞墓中,发现了一批《仪礼》简,共469枚,27298字,这是自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家郡魏墓出土竹书以后,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量发现的经书。这批汉简,除少数竹简以外,绝大部分是木简,用松木制成,每简长约50.5~56.5厘米,每简有字60个左右,都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上有削改和阅读的记号。据考证,这批简册在入葬以前不是为殉葬而写的,而是墓主人平时诵读的经书,其中一枚后有“河平口年四月四日诸文学弟子出谷五千余解”一行。“河平”为西汉成帝年号,即公元前28~25年。这说明墓主人生活在成帝年间,可能是所谓文学弟子或文学弟子的老师。

  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的《仪礼》简分三种: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包括《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每枚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服传》一篇;丙本竹简34枚,每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内容仅《丧服》一篇。

  这批竹简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一部完整的包含9篇《仪礼》的手写本经书,内容包括今存《仪礼》11篇中的7篇,为研究汉代简册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同时,由于它不是散乱的残简令札,而是完整的书册,是西汉经书的样本,在我国所有出土的简犊中,保存最完整,大多数墨迹如初,虽稍有残损,但每一篇首尾俱全,保存了原书的编题、尾题、页码和顺序,对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的版本具有重要价值;另外,此简字体摆脱了篆书框架,笔态扁匀,笔势流畅,蚕头燕尾,逆入平出,工整秀丽,具备成熟的汉隶气质。《仪礼》简册共27298字,字字是现在研习隶书书法者难得一览的“隶范”,是价值连城的书法奇品。(记者 金叶)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