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拔河是韩国的还是中国的?专家:文化相互借鉴融合

2015年12月22日 09:47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

  新闻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10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拔河”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拔河成为韩国第18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有人不解,拔河应该是中国的,怎么被韩国申请了非遗呢?也有人担心,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类似情况出现。对此,该怎么看?

  韩国在拔河申遗的“入选原因”中说,韩国机池市的拔河比赛已有450年的历史,被视作韩国历史最悠久的拔河赛。如果从中国的民俗历史看,拔河作为一项古老的运动,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墨子·鲁问》和《隋书·地理志》等典籍都记载,拔河兴起于南郡、襄阳二郡,是从古老的军事训练中产生的。当时吴楚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班为其设计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退则钩之,进则拒之”,专门用于水上作战。“牵钩”就是“退则钩之”的动作,后来楚军为模仿水上拖船的动作使对阵双方相互对垒来训练水军,形成最早的拔河比赛。具体方式为,用一条粗大的篾缆,上面系数百个小索,相向对挽,练习力气,所以又名“牵钩”。这种配合水战的军事技能,后演变为荆襄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尔后“传于他郡”,进而发展成为全民性竞技项目。后被各地民间仿效,成为一项娱乐活动。复旦大学著名文史学家郭绍虞教授所撰《中国体育史》谓“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曰为之”。“牵钩之戏”在古代曾是正月十五的一项重要竞技活动。到了唐代,这一荆楚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到全国,并定名为“拔河”,在中国各地民间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并传播到海外。

  稍微熟悉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朝贡体系里,朝鲜半岛附属于中国政权,明清以降,作为宗主国的中国遭遇内忧外患而难以保护属国,在此背景下,朝鲜半岛逐渐并最终完全脱离了中国而独立。在此过程中,朝鲜半岛的民俗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甚至在明代灭亡之后,朝鲜李氏王朝不认同满清政权,继续沿用崇祯年号,视自己为明王朝的延续。可以说,韩国文化是中国大陆中华文化在半岛的一个分支,它的一些生活风俗,诸如端午、春节、中秋等等节日都是根源于中国大陆,异曲而同工。当世界历史步入现代史的范畴之后,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文化发展也显著地受此历史潮流的影响,既呈现出历史传承的一面,也有不同国家民俗文化自身创新发展的一面。

  韩国拔河申遗成功,的确应该引起中国人的反思与警醒。但是,如果只是再来重弹“人家的申遗的项目与我们的非遗项目不一样”的陈词滥调,就像谈“我们先前阔多了”一样,无非是自欺欺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积极远景,但某种程度上,它把人类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文化成果,非此即彼地变成“你的”或“我的”,并不利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成果的交融与传播,这也说明其中规则尚有缺失。

  除了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外,国际上的非遗评审也是一场文化经济的争夺。现在应引起警醒和反思的,不是国际上的抢夺,而是我们自身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认知和态度出现了偏差。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现在被许多人视为“鸡肋”,“食之而无味,弃之则可惜”。谈论起来,显得多么重要,实际操作起来,又很容易被忽略。许多保护措施不够具体,保护口号失之宽泛,对于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也远远没有将它提升到“国脉所系”的高度来认知。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接着国运、民心、传统和文脉,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活着的遗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本和财富。非遗项目本身就是伟大的生产力资源。我们珍爱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就要将这些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好,光是登记造册是不够的,还应当通过学术研究、媒体宣传、身体力行,重点树文化传承、文化主权、文化边界、文化实力、文化利益的观念,并在必要时通过法律、外交以及民间对话等多种途径来维护中国文化遗产的基本权益。某种程度上说,国际上很多国家包括韩国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