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志愿者赴疆6年 整理民间艺术出书《艾萨拉姆新疆》

2016年06月06日 12: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志愿者赴疆6年整理民间艺术出书《艾萨拉姆新疆》
志愿者王江在新疆南部与民间艺人同唱木卡姆。 王江提供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6日电 (记者 朱景朝)“电视中看到的木卡姆艺术震撼了我,所以我干脆决定到新疆来”。如今,在新疆做志愿者已近6年的王江走遍了天山南北,爱上了这里的人和这里的音乐。

  王江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2006年赴意大利米兰大学学习文化交流和音乐,一次与当地艺术家的偶然谈话,令他做出中断学业,回国了解中华文化的决定。在游历寻访中国内地文化遗迹和少数民族音乐形式后,2010年7月,他来到新疆,先后在新疆若羌县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在莎车县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做民间艺人信息整理工作,并曾去伊犁、哈密等地采风。

  新疆若羌、莎车等南疆县市,少数民族人口占九成以上,融入当地并非易事。“我初到若羌就遇到了问题。平时我穿大短裤、背心,脚踏拖鞋”,王江回忆说,“这并不是很令当地人喜欢的打扮,一次拜访当地艺术青年卡哈曼遇冷,后来在当年的中秋晚会上,我唱了自己为志愿者创作的歌曲《风雨同舟》,并与大家同跳麦西来甫。晚会结束后,卡哈曼邀请我去他的办公室,参观了他创作的油画,第二天请我吃了大盘鸡。”

志愿者王江在沙漠中与南疆民间艺人交流。 王江提供 摄
志愿者王江在沙漠中与南疆民间艺人交流。 王江提供 摄

  此后,王江逐渐融入卡哈曼的朋友圈,并交了许多维吾尔族朋友,学会了维吾尔语,学唱维吾尔语歌曲。他说,到了莎车知道了怎样和当地人交往。

  “莎车是个不缺艺人的地方,随便拉出一位艺人都是‘明星’”,王江说,莎车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人们见面打招呼,会说“艾萨拉姆(你好)”,并将右手放到胸前”,很有礼节,“有仪式感”。“我经常参加朋友们的婚礼、小孩的割礼,那时大家会一起唱歌。”

  莎车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主任依力哈木告诉中新社记者,王江在莎车期间,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整理当地民间艺人的信息资料,他走遍了全县29个乡镇,采访了全部的艺人。“他是为了弘扬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他是个优秀青年。”

  王江说,2014年离开莎车时,他创作了《我的故乡叶尔羌》,使用了刀郎鼓、唢呐等乐器,融入了多种音乐元素,表达他对莎车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

  曾与王江一同采访民间艺人的莎车旅游局工作人员马丽英说,王江曾连续四年资助当地一位生活困难的民间艺人,帮他女儿在喀什读艺术学校,今年即将毕业。王江希望她能来乌鲁木齐上学,帮助她实现大学梦。

  目前,王江正忙着出版《艾萨拉姆新疆》一书。4月,他制作的广播剧《艾萨拉姆新疆》已在喜马拉雅网络平台上播出,并在微博微信圈里传播。“我从头至尾听完了,是个很棒的广播剧,说新疆方言,讲新疆故事,接地气,很真实”,微信圈朋友邵旭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