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仿真研究平台落户敦煌

2016年08月23日 16: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敦煌8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长期以来,因无法预知多种自然、环境因素对石窟与壁画等文物的影响,其保护研究长期处于被动的抢救性阶段,而随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仿真与模拟试验技术平台在甘肃敦煌“落户”,将来文物保护将转入“主动”预防阶段。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由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多场耦合实验室”目前已完成封顶并通过验收。它一改过去实验室里只能满足某一种单因素的试验模拟,将来可同时模拟光照、降雨、风等多种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对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据了解,多场耦合实验室可模拟温度、湿度、日照、降雨、降雪及水盐运移等各种环境条件,并可在试验装置的基础上,研发文物样品或模拟样品的材料和结构的基本热学、力学、收缩、徐变及损伤等特性,开发接近自然环境下的文物劣化和相关保护研究的试验方法,并提出有关方法和标准。

  王旭东说,多年来,敦煌研究院等国内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敦煌石窟和壁画等病害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多重环境因素影响下的保护研究无法实现,多通过无损测试和小型试验模拟的方法进行,一旦放大到了现场,就不是实验室那种效果。

  “它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第一个这种类型的实验室,如此大规模在世界领域也没有听说过。”王旭东谈及多场耦合实验室未来用途时表示,希望它成为开放的平台,不仅是用于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包括中国乃至国际的文物保护专家,都可以来此工作,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的多场耦合实验室,将于今年年底投入试运行。(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