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带一路”国际文化遗产论坛举行 聚焦居延遗址申遗

2017年04月25日 2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原标题:“一带一路”国际文化遗产论坛举行 聚焦居延遗址申遗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朱方芳)2017“一带一路”国际文化遗产论坛-居延遗址申遗与“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25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商务部、外交部、国家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阿拉善盟委等相关机构人士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嘉宾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建设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白草连居延大遗址是阿拉善盟内举世闻名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长城体系中最长的天田遗迹和最大的屯戍遗迹,更是简牍学、西夏学、黑城学的发祥地。作为要塞之地,居延还是古代丝绸之路中重要的运输补给和防御屏障,是历代丝绸之路开拓与畅通的重要历史见证。

  为了做好居延大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构建地区文化软实力,阿拉善盟计划推动居延大遗址申遗,探寻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机制。

  2017“一带一路”国际文化遗产论坛的主题旨在探讨如何将居延大遗址的保护、文化产业开发、区域发展、申遗工作与“一带一路”北向发展有机结合,通过文化遗产的国际化和走出去,带动“一带一路”所倡导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从国家战略层面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有软实力。

  自2013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与会嘉宾分析认为,中国的”带路”倡议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不协调、沿线政府和民众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有疑虑等,民心相通建设不够顺畅等。

  在本次论坛中,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与阿拉善盟达成战略协议,协助阿拉善盟做好申遗启动预热工作,同时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文化软实力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可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发展。作为重要的历史遗产,居延大遗址不仅含有文化价值,更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居延大遗址包括汉代居延边塞所属的烽燧、亭、障和天田、塞墙等长城遗址和居延县城、居延都尉府、肩水都尉府、黑水城、屯田遗迹、墓葬等,有望开发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国家5A级文物旅游景区,建立地区文化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辐射效应也可带动沿线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第二,可促进带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内蒙古有着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居延大遗址申遗后,有望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旅游、影视以及其它文艺创作类等产业合作。

  第三,可推动带路沿线民心相通建设。阿拉善盟的居延大遗址对于中国与中亚以及俄蒙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同时,通过旅游交往、学术交流以及产业合作等方式可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带路沿线民众的相互了解,促进民心相通建设,全面提升中国在带路沿线的软实力。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与阿拉善盟居延遗址保护管理中心联合主办。(完)

【编辑:王忠会】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