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出版

2017年12月15日 1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15日由商务印书馆在北京首发出版。

  2015年,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计划在2015—2019年期间,在中国开展1500个地点的语言方言调查(其中汉语方言1080点,少数民族语言420点),除了田野调查以外,工程还将利用网上在线采录、已有资源汇聚等方式持续收集、整合语言资源数据。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指出,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资料弥足珍贵,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展示和开发应用是体现工程成效的重要环节。《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和即将出版的《中国濒危语言志》《中国语言地图集》以及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等系列都是工程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15日推出的《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共计20卷,涵盖官话、晋语、吴语、徽语、闽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等汉语方言和怀集标话等少数民族语言,具有创新与存史并重、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特点。

  该书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曹志耘介绍说,至2017年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将完成1073个调查点,在成果开发应用方面,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已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他表示,《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坚持以原创性、存史性、创新性为特点,在“语言文化”和“典藏”上下功夫。“语言文化”是指用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包括地方名物、民俗活动、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民间文艺等;“典藏”是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技术进行保存和展示,音像图文四位一体的呈现方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继《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推出首批成果后,教育部、国家语委明年还将启动《中国濒危语言志》(30册)的出版。(完)

【编辑:孙静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