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年油画家郑海标个人油画作品展举办

2018年01月31日 17:02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参与互动 

  吉林大学青年油画家郑海标个人油画作品展在日举办

  2018年1月30日至2月4日,在日本仙台"专画廊"举办吉林大学青年油画家郑海标个人作品展览。

  郑海标201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任职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综合材料艺委会委员)中国·吉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中国·吉林省油画学会(理事)。

  本次画展共展出35幅油画风景作品,其中25幅在访学期间完成。

  郑海标的此次日本访学其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均以日本自然风景为主题。访学期间,他深入研究了当代油画材料与技法表现并吸收了日本绘画中的优秀元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期间还与多位日本美术界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此次画展既是对访日期间收获的总结,同时也是我国青年油画家“走出去”的一次全新尝试。此次个人作品展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让国外师生们有机会体会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年青一代艺术工作者对精湛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探索。

  获奖情况:

  2002年油画作品《失落的世界》入选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2004年油画作品《岁月留痕》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7年油画作品《越》在庆祝建国58周年美术作品展览获一等奖;

  2009年油画作品《5:12》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庆祝建国60周年暨吉林省美协成立5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获三等奖;

  2011年油画作品《逝梦》入选“化境长城外——吾土吾民”全国油画邀请展并入编作品集出版;

  2013年12月油画作品《夕韵》参加吉林省长白山写生作品展获一等奖;

  2016年9月作品《城南旧事》入选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

  2016年10月作品《长白冬韵》在长春市首届中青年小幅美术作品展中获一等奖;

  2016年11月作品《墟》参加“表现的力度”东北表现性油画作品巡展。

  画家郑海标的二三事

  李书春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执行院长)

  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创作方法论视域下的画家主体性研究》的小文章,试图探讨创作方法理论差异下的不同画家族群,并用以类化现当代画家。构建这一范式的初衷来自于大多数人在面对现当代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无力感和由此而引发的心理敌对,这样的事情同样也曾经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如何自觉摆脱传统绘画的技术魔力的吸引;如何理解现代艺术中的平面性和破坏性;如何看待后现代绘画中风格的退场;如何定位当代绘画中呈现出的极强的社会关注等等。在我看来,现当代的画家大体分为四大类,其一,带有传统特征的自然主义者;其二,注重绘画本体创造的唯艺术而艺术的现代主义者;其三,针对艺术史的语境逻辑衍生出新艺术语言和方式的后现代主义者;其四,针对当代人类的处境和社会问题,通过艺术语言的借用来实现观念批判的当代主义者。在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偶尔会从对大师们的标签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审视国内特别是身边青年画家的创作定位,自然,我十分熟悉的画家郑海标也成为我研究中特别审视的对象之一。

名子峡秋色50x40cm 2017年

名子峡秋色50x40cm 2017年

 

 相识青年画家郑海标已有近二十个年头,第一次见到他的创作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场上。记得当时创作的题目是《暖冬》,他选择了室内场景的题材,画的是几个青年人在宿舍中的一个生活场景。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够很好地驾驭多人物的组合,画面安排的合理性和表达的真实性很完整,同时,他对现实主义的油画语言运用得也颇为地道和老辣,一句话,就是手头功夫很棒。一年之后,我和海标成为了同学,在一个画室里共同画了两整年。至此,我们从同学变成了生活中的挚友。 郑海标是一个实干型的画家,他从不空谈理论,也不相信书本。上手快和勤奋是他的艺术里的真实写照。在学院里,70后的这代画家都经历过系统学习西方传统绘画技术,以经典的造型语言为标准去绘画这一过程。我们也毫不例外地学习如何给画布做底、如何熬制熟油,何为间接画法、何为直接画法等技术上的实践。在这些过程中,海标总是很快就能找到感觉,也总是能够想到一些突破规矩的省力的妙招来,当然也不排除他错把洗笔液当成矿泉水一饮而尽的小事故。研究生学习期间,海标更是彰显出他对古典绘画技法的熟练驾驭和顺畅表现,这一过程显示出海标的天赋和聪颖,这也体现在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打乒乓球和钓鱼等等。如果深挖他这些禀赋的来源,我只能归结为超常的专注和持久的兴趣。研究生学习期间,海标深受导师林鸢教授画风的影响,强调造型的纯正和油画技术的纯正。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制作精良细节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海标拥有绘画上的天赋,具体来说是他与生俱来的协调性和手感。前者让他在不同风格间的游走变得驾轻就熟;后者保障了不同时期作品都具备的绘画性。2000年左右,一位来自日本的研究坦培拉的画家来学院短期讲学,带来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传统坦培拉技法。海标成为课程学员中的一位,也是这位年过花甲的日本老师最为欣赏和看重的学生。这一阶段他对坦培拉传统画法中提白和罩染核心原理娴熟掌握,突破了以往作品中人物边缘线的问题,作品开始转向较为松动的形态。海标在绘画上中的痛苦只发生在他绘画风格转型期间的一小段时间里。大概在2001年前后,海标开始了“娃娃系列”的绘画创作。他开始由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迷恋转入到尝试与之相配合的绘画题材的实验中上来。这一系列的作品呈现出混合技法的视觉形态,水性的坦培拉结合油画颜料的质感相互衔接与配合,产生出偶然性与制作性的和谐与统一。在2005年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郑海标以此手法创作出一件以汽车发动机为题材的油画作品成功入选并被广州美术馆收藏,那年海标29岁。

  对别人而言创作过程中的痛苦体验在海标那里更多的轻松和快乐,这源自他对技术转换近乎于超常的协调能力,这种能力带给他高效的视觉转换技巧和顺畅感,同时也赋予他更多的自信。2005年之后,海标开始尝试多人物组合的大型创作实验,这种基于他在绘画过程中天生的协调性,为他作品的完成度和作品感提供了保障。因此,他的油画作品无论是尝试性的小稿,还是主体性的大作品都具有超乎他年龄的老成。2016年初海标构思并创作的主题性系列作品《城南旧事》成功入选了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艺术人才资助中的油画类项目,成为国内青年油画家中的佼佼者。今年年初,郑海标通过评审成为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东北表现性油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学员,四个月的集中培训过程中,他与东北油画界的先生和杰出的同学为伴,以“他者”所长审视自身的艺术方向和学术定位。期间,海标创作出很多对他而言具有突破性的写生作品,通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更为松动的画面结构和更为自信的笔触。

  我和海标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上的交往也十分紧密。尽管彼此间的艺术探讨非常有限,但是我能感受到他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对自己内在的要求。海标属于那种举重若轻类的青年,在他的言语中很难听到他的艺术主张,但是作为挚友,我随时都可以在他偶尔紧锁的眉宇之间体会到他内心的思考和绘画上的“野心”。在绘画上,海标拥有优秀的手感和上文所述的协调能力,同时,他又是一个心劲、很投入的青年画家,我没有理由不期待他未来的大作。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