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予嘉变身“刘三姐”促中国—东盟文化交流

2018年05月13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视频:广西第五代“刘三姐”王予嘉:盼彩调剧新装出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宁5月13日电 题:褪下“谋女郎”光环 王予嘉变身“刘三姐”促中国—东盟文化交流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她因在张艺谋执导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中扮演在桂林山水间裸体沐浴梳洗的漓江女儿而一炮走红;如今,她已成为新编彩调剧《刘三姐》的绝对主角,她就是第五代“刘三姐”王予嘉。

  近日,记者见到王予嘉时,她刚从新加坡演出归来。这是王予嘉第三次随广西彩调剧团赴新加坡演出新编彩调剧《刘三姐》。自2005年新编彩调剧《刘三姐》启动全球巡演以来,王予嘉饰演的新一代“刘三姐”,足迹遍布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

  从“谋女郎”到第五代“刘三姐”,王予嘉有过矛盾,也曾想过放弃,最终她选择了坚守。

  王予嘉还在《印象·刘三姐》实景剧中饰演漓江女儿时,第一代彩调剧《刘三姐》的扮演者傅锦华老师为了把“刘三姐”文化传承下去,请王予嘉回到广西彩调剧团。

  在《印象·刘三姐》演出期间,王予嘉年薪高达几十万元人民币,而在广西彩调剧团,月薪只有3000元。面对傅锦华的恳求,王予嘉选择放弃高薪,选择传承“刘三姐”文化。

  为演好“刘三姐”,王予嘉把身心全投入到排练上。彩调剧唱腔用的是广西桂林及柳州一带的方言(简称桂柳话)。王予嘉是客家人,学说桂柳话非常难。她只好趁别人睡觉的时候,独自一个人练习桂柳话,为了咬准一个字的读音,为了演出刘三姐的“山野味”,王予嘉每天有15个小时的时间都呆在练功房。

  然而,要演好“刘三姐”这一角色并不容易。经过刻苦努力之后,王予嘉的演出仍然难令傅锦华满意。“刘三姐浑身都是山野味,你没有山野味,你太做作了。”王予嘉至今还记得,刚开始接演彩调剧《刘三姐》时,傅锦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

  “直到生命最后,傅锦华老师依然牵挂着我的演出,病床上的她关心我什么时候该吃饭、梳头,如何开嗓。”王予嘉说:“想起老师的殷切期望,我没有丝毫可以懈怠的理由,我只有倾注全力演好“刘三姐”,把壮族这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才对得起我的恩师。”王予嘉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予嘉的努力终于获得观众的认可。她演活了“刘三姐”,即使在日常的生活中,王予嘉的身上也充满“刘三姐”的“山野味”,她把“刘三姐”的点滴嵌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王予嘉成了“刘三姐”文化重点传承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五代“刘三姐”。

  王予嘉演绎的新编彩调剧《刘三姐》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国外也深受观众青睐。在新加坡的多次演出均爆满,敬老院的老人得知《刘三姐》的演出后,纷纷拿着自己存的钱买好票,向医院提出申请来看《刘三姐》。王予嘉说,有的老人把几十年前《刘三姐》的老剧本捧在手上告诉她:“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已成为“刘三姐”文化传承人的王予嘉,利用各种机会推动“刘三姐”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今年,广西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身为广西政协委员的她,在会上提出广西应运用文艺形式讲好广西故事,以“刘三姐”文化品牌为抓手,着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华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区。(完)

【编辑:孙静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