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中牟民间农耕文化馆:为农耕老物件寻“家”

2018年06月01日 2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郑州6月1日电(记者 杨大勇)“为了留住乡愁,留住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河南中牟县的段双奇,如此讲述自己在院落里办起“双旗农耕文化抢救馆”一事。后来,他所在的村庄拆迁,该馆迁到安置区的板房里。如今安置区的居民回迁已接近尾声,这让段双奇犯了难:这些农耕老物件该往哪里去?

图为堆放在临时安置板房里的农耕器具。 杨大勇 摄
图为堆放在临时安置板房里的农耕器具。 杨大勇 摄

  段双奇是中牟县刘集镇段庄村一个普通的村民。近年来,他走遍全国,收集了12万多件190多个品种的农耕老物件,并在自家院落里办起了“双旗农耕文化抢救馆”。只是后来,段庄村拆迁,这些老物件就被他迁到安置区的板房里。

  5月31日,在段庄村临时安置区,院落里比以往安静了许多,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大多已人去房空。引人瞩目的“双旗农耕文化抢救馆”,该馆墙壁上贴着红色的标识,门前堆放着传统农耕器具。

  已入花甲之年的段双奇,提起农耕文化,滔滔不绝,从对农耕文化的热爱,到对农耕器具的保护与抢救,再到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他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段双奇坦言,热爱农耕文化源于他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为了拍好农村题材的照片,他走遍全国各地,留存下来最多的是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照片,记录着农民生产、生活的变化。

图为堆放在临时安置板房里的农耕器具。 杨大勇 摄
图为堆放在临时安置板房里的农耕器具。 杨大勇 摄

  看着村庄变成城市,看着农田里竖起高楼,看着机械代替人力畜力,段双奇萌生留住传统农耕文化的念头。2010年,段双奇凭着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热爱,开始了他的“抢救农耕”之路。他在自家院里成立“双旗文化大院”,成立“农耕文化抢救馆”,把收集来的农耕物件安置到馆里,免费对外开放,这一举动受到当地好评。

  “为了留住乡愁,留住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从郑州出发,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收集了许多不同时代的农耕器具。”段双奇介绍,为了他心爱的农耕文化,他付出很多心血,每收集到一农耕物件,从收购到清洁、保养、存放等,最少要过他9次手。为此,他也花费大量的钱,为了得到农耕器具,不惜卖掉自己的轿车,不惜花掉自家的拆迁补偿费,多年来,为此投入数百万元。

段双奇收集的所有农耕老物件目前都存放在这个安置点的板房里。 杨大勇 摄
段双奇收集的所有农耕老物件目前都存放在这个安置点的板房里。 杨大勇 摄

  正当段双奇的“农耕文化抢救馆”得到当地群众认可和喜爱时,2016年他所在的村子要拆迁了。面对房屋的拆迁,段双奇的“农耕文化抢救馆”也和村民一样迁到临时的安置点。从此,段双奇也开始为他收集的农耕器具寻找安家之所,毕竟安置板房不能成为农耕器具稳定的“家”。

  段双奇说,每一件农耕器具的产生,都有其发明创造的故事,蕴含着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见证着我们的文明发展史。农耕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农耕器具更是农耕文化的代表。最大心愿是:建立农耕博物馆,让子孙后代能够知道先辈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

  两年来,为了给他心爱的农耕器具有一个“家”,段双奇四处奔波,却一直未能如愿。眼看着临时安置区的村民都搬到新建的社区,唯独他的“农耕文化抢救馆”没有去处,孤零零地留在临时安置区。

  面对困境,段双奇面露愁容,但他表示,相信传统文化的力量,传统农耕文化会有很多人喜爱的,相信他所收集的12万件农耕器具会有好的归宿。他也希望有识之士,共同为这些农耕器具找到合适的归宿,不让这些老物件“漂泊”,有一个稳定的“家”。

【编辑:左盛丹】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