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杨氏宗祠年底前启动修复重建

2018年06月28日 15:35 来源:成都晚报 参与互动 

  杨氏宗祠年底前启动修复重建

  6月26日下午,天气有点闷热。杨德力独自坐在杨氏宗祠外,用毛笔在宣纸上写着杨氏宗祠前世今生的故事。他是杨升庵第十四代后人,今年52岁,2014年起“接棒”父亲,成为了杨氏宗祠新一代的守护人。近4年的时间里,500多个团队3万余人来到这里,在杨德力的讲解中走近升庵文化。从明年起,游客们来到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杨家院子,将收获更多体验。记者了解到,年底前启动杨氏宗祠的修复重建,并以此为核心对杨家院子及其周边林盘进行整体打造。

  杨氏宗祠将恢复为

  “三进”川西民居样式

  在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沿着锦水河岸前行,古朴大气的深灰色牌坊“升庵故里坊”就在路边。走过牌坊,沿着竹林掩映的清幽小径前行,一路欣赏着极富川西特色的林盘,路的尽头就是修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的杨氏宗祠。木质单檐歇山式房顶,抬梁式梁架,在成片竹林的映衬下,正堂门眉上书的“杨氏宗祠”四个大字,透露着古朴与肃穆。走进祠堂,堂前除供奉的杨氏先祖的牌位外,左右两侧墙壁上挂着杨氏世系图、家族介绍、书法作品等。杨德力和家人就住在旁边的侧房中。这几年,杨德力接待了500多个团队3万余人,一一为大家讲述杨升庵文化和杨氏宗祠的前世今生。对于他来说,居住在这里的意义不仅仅是“守护”,更大的责任在于文化的传承。

  马家镇升庵村党支部书记吴克俭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升庵村共有21个组,其中杨家院子是11、12、13和21组所在的区域,包含80多户村民,“杨氏宗祠位于13组,是历史名人、明朝状元杨升庵及其家族宗族议事、祭祀先祖的场所。”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目前,杨氏宗祠只剩下了最里面的一间,曾经的“三进门”已不复存在。这对于杨氏后人、外来游客来说都是不小的一个遗憾。不过,一个好消息的到来,让杨德力对明年充满期待。据新都区马家镇经发一办主任陈容林介绍,配合川西林盘保护工程,被列为第5批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之一的杨氏宗祠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启动恢复重建,杨家院子及周边林盘的整体打造工作也将随之启动。“项目将以杨氏宗祠修复为核心,建设新都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契机,在协调建筑空间、林盘景观环境及文化展示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林盘复兴、乡村转型升级。”

  在杨氏祠堂的修复上,将尊重历史,最大程度重现祠堂旧貌,打造集祭祀、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三进式宗祠院落。也就是说,杨氏祠堂将恢复为清代“三进”川西民居样式。“我们想在保留祠堂祭祀原始功能同时,也赋予祠堂一些新的功能,使之形成场景化展示空间,将升庵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更多人。”

  以杨升庵文化为载体

  丰富林盘内涵

  当然,杨家院子不仅仅是要修复杨氏祠堂这么简单。据陈容林介绍,杨家院子还将完善入门广场、停车场、公厕等相关配套设施。同时,还将对杨家院子的环境和道路进行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同时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对周边林盘环境及风貌予以改善。“比如说,这里要修一条旅游循环道,从大门牌坊处至杨氏宗祠出口,方便游客行走。

  另外,杨家院子内还将修建一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杨氏家族的故事和廉洁的家风家训都将在这里呈现。”陈容林告诉记者,杨家院子将依托升庵文化为载体,丰富林盘内涵,加快建设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特色镇。升庵村的党支部书记吴克俭也表示,院子打造好之后,将鼓励当地村民做民宿,丰富业态,以乡村旅游、乡村民宿、乡村文创等产业形式,致富增收。

  据记者了解,杨家院子整体打造工程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明年,这个在川西林盘间打造出独具升庵文化的特色小院期待着更多人前来。杨德力说:“明年,宗祠修复后,我相信会迎来更多的人。志愿者们也将加入讲解队伍中,为来到我们杨家院子的游客讲述升庵文化和家风家训。让他们走在密林环抱的特色小院里,感受川西林盘生态特色的同时,也感受到天府文化的内涵。”

  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摄影报道

【编辑:王忠会】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